48th HKIFF 强烈的在场感,若不是后面剪辑刻意加入与导演的互动,几乎感觉不到王兵的存在。因为画面中的各位实在是太鲜活了,屡次观众全场爆笑。网吧时,我想,若不是有人在拍,那个买水的青年还会这么自觉吗hah。长镜头,的意义。踩缝纫机这个画面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的缝纫机都不用踩。我喜欢看他怼向青年们的手部动作,娴熟快速到我担心下一秒就要报工伤,看了这部片子,别的不说,制衣的原理是学会了。长镜头跟着跑出房门,跟着青年走向街头“你应该去拍讨工钱的,那才是真实呢”然后就真的跟着走了那么久。喜欢三个青年躺在床上听《我可以》玩手机,从剪辑的功效来说,我想问,这有啥意义,三个小时32分钟,若全都这么想的话,就不是王兵了。正是因为这些“无用”才有了全部的沉浸效果。因为这就是日常本身。网络歌曲bgm太棒了,这也是强烈青春的一部分。后半部分引向了双方关于五分一毛工钱的矛盾,王兵的镜头直对着经理的。如果是我,可能会站在双方中间,这样才能拍到两边的反应啊。不知道王兵是故意的选择还是潜意识还是情况紧急就随便一站了。这个选择也代表了他强烈的观点,加分。有朋友提到,在开头的吵架剪刀镜头中,他也没有放下摄影机上前劝架,对啊,纪录片名场面,伦理道德参见归途列车父亲打女儿,但凡人命攸关,团队也不会上前。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就是给中产观众们看,世界还有这样一群人。
延续十年前独立纪录片风格,旧瓶装旧酒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诗”:一万种纪实的方式
本文2023.3.31首发于「凹凸镜」在《诗》片末,许鞍华被一群诗人问起,为什么要拍关于香港诗的纪录片?她答,在许多压抑难熬的时候,是小时候读的那些诗成为了自己的护身符,给自己抚慰,支撑自己走下去。她坦言对比剧情片,这种题材、包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