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外孙》能感受到导演想传递什么信息,但我不再相信这套事物运行逻辑,昨天想得不够清楚,所以写得也不够清楚,又想了一晚上想出来了。
这部电影里其实奉行一个很朴素的家庭观念。就是父母抚养子女,子女照顾年迈的父母,父母的遗产留给真心对待自己(付出最多)的子女。一种付出和回报的良性循环。
但现实里因为父母的私心,包括性别导致的偏爱和考量,这种理想的循环往往在某一端失衡,父母和多名子女之间,总有一个人承担了超量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姥姥年轻时照顾父母,却没能分到房产,也得不到大哥给的补偿。
男主的妈妈照顾姥姥最多,同样没能得到房产,反而是游手好闲又欠债的二儿子,得到了姥姥的偏爱。
付出最多的这个人,如果是在职场上会很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但在家庭里,加上社会长年累月宣扬的“孝”做绑架,会有一种无意识的默默自我消化,告诉自己“付出比得到更安心”。
甘于奉献,哪怕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任劳任怨,哪怕得不到公正的评价。
而这种角色,又因为种种原因,大多落在每个家庭里的“女儿”身上。
“无私奉献”,是专属于女孩的美德。
“要求回报”,是算计,是白眼狼,是不孝子女。
一种观念如果长期理所当然地宣传下去,会被人们默认为天经地义存在,绝对正确的真理。比如“孝”。
但世界上除非你不孝顺出门就会被雷劈死,不存在任何这方面的天经地义。
古时候的人们需要这个观念,因为人老了无法靠自己活下去,要靠家庭给予支撑。种地的人家老了就种不动田,需要早早储备家庭劳动力。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如果一个88岁的老年人都能独居生活,靠自己活下去(有工作一辈子攒的养老钱,有社工,有各种商业上的服务支撑),说到底,父母和子女的循环,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谎言。
当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可以被金钱量化,当某个年代出生的人,算了笔账,发现自己在子女身上花的钱,子女一辈子都赚不到,也不可能反哺给他们。
养育子女,除非是出于毫无回报的目的,出于纯洁而高尚的感情,除非是父母自愿无偿地付出,在一开始就清楚、也放弃获得任何报偿。
在其他情况下,是一笔亏帐。
当然也有精明而无人性感情的父母,把儿女当猪猡当压榨出工资的机器,生一个就是未来的小工,给一口饭就是养育之恩,不断地索求不断地榨取。
这样的美梦也不会长久。孩子们会长大,会发现“你若无情我又何必有义”,她们会逃跑,会挣开虚假的缰绳,奔向自由和新生。
家庭,亲情,全部都崩塌了。
姥姥的手里其实握有权力。她有房产,有一百万的存款。
她想要买一块大别墅墓地,她原本可以为自己买,但是在她深深接受的循环里,她无法为自己动用这笔钱。
家人的需求永远比她自己的优先级排在前面。她给二儿子还债,还没有去世就被从住了一辈子的家里赶了出来,送进多人合住的养老院。
电影有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因为外孙还有真实的爱,有没被金钱完全异化的血肉做的心。
但这一点圆满,最终寄托在的还是人心的动念,分毫间就会改变。
而人心,实在是太过脆弱,无法相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