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的青春比别处长一点,也终会过去”,看了两次《东四十条》,这条台词是最触动我的一句。北京城大都市里的一个角落,两个完全不搭噶的灵魂度过的一年,四季流转的时光,在他们看似虚无的漫步于对话里,展现出理想主义在现实世界虚无的存在感。
吃着馒头、葵花籽、雪糕、北冰洋、大月饼、香烟和糖葫芦的日子,漫步在胡同、野外、河边、澡堂、公园和街角。造普通灵魂最奇幻的梦,踏破胀满虚无之水的理想气球。越是漫无目的越是擦清楚现实的回光,似乎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两个说着不知所谓话语,却灵魂莫名契合的人漫无目的的游走,才是最快乐与放松的一刻。
鼓楼胡同里游走的人,没有普通人的寻梦做梦,在现实中孤僻的灵魂,失意于各自现实生活的寥落无奈,变成一场梦游般的寻找。寻找所谓名鸽的乔纳森,以及那黄金般的理想幻梦。去不了的德国和消不掉的泡泡,就像虚掉照片的女朋友和走入正常生活轨道的合作搭档。人生寄居在鼓楼里的理想主义,都在正常轨道里变成了虚无主义。你不被理解的奇怪与个性,正是这些灵魂里最防备的外壳。
高仿的《濑户内海》,折射的是大块个性青春的一种缩影。带着青涩的吉光片羽,却也感动了我。最后冰上漫步的长镜头,像是理想主义者的一次低空飞行,在音乐之下变成戳入内心的忧伤触动,心动了一点,也让我想到了很多的从前。在城市与人与梦想之间,由冰下传来无声的声音,是城市空间与精神追求的奇妙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