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大结局了,这个剧追得我百感交集。

一方面,还是有些小小成就感的,我早早看透了丁致远,说像他这种在新欢和前妻之间摆荡极大的,一定自带对关系冲突不耐受的逃离体质,这不,果真后来哥们儿去找胡曼黎复婚了。不久前的粉红知己邱丽苏,转眼就成了被拍在墙上的蚊子血。
胡曼黎当然不会答应他,不然很快就会再度被套上妖魔化的帽子,恰如现在的邱和当初被出轨的自己。对于丁致远这种维系深度关系的困难户而言,任何的深入相处都只会制造一轮又一轮的大逃亡,他总遇人不淑,又总能迅速认定挚爱。

然而,我预判了丁致远,却没有预判到,胡曼黎和薛晓舟的感情线竟然那么丝滑自然又好磕,并未以大美女著称的孙俪和没演过古偶、身高很虐的董子健竟然那么有CP感!

姐狗恋也流行许多年了,但凡工业糖精被塞那么一两回已足以让我们捂鼻绕行,谈什么恋爱,胡姐好好搞事业就行了。连编剧也早早顶锅盖放话:放心放心,木有感情线。
谁曾想,从相看两厌到男方眼神逐渐真挚热烈,观众明显闻着味儿不对了,竟也不排斥,反倒津津有味儿地越陷越深。
关键是台词还写得挺不错。薛晓舟的一句“你已经老了”已被磕学家们列为年度表白权威金句,完全没有“你在我眼里永远十八岁”的矫揉和敷衍。话是有点贱,但说的时候表情是坚定且宠溺的,言下之意——你已经老了,但我还是爱你。
哇哦~~

好啦,把颅内的粉红蝴蝶扑一扑,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倔驴一样的薛晓舟到底是怎么爱上胡曼黎,还爱得那么浓烈的。
答:剧情的合理推进功不可没。
如果说丁致远对另一半的完美化期待过重,很容易招来居心叵测之人投其所好的算计,那么薛晓舟和胡曼黎的相处之路则是倒过来的,一开始就“楚河汉界”,摆明了咱不是一路人,最终却在大事小情的推动磨合中一点一点走向交汇。
究竟是哪些关键要素在猛猛助力呢?来,我们一个一个说。

一、低谷时介入,她拉我出泥潭。
薛晓舟是带着满满破碎感出场的,老爸去世,后母夺权,妈妈植物人住院好几年,经济压力和情感缺失全部背在身上,后来,老妈也去世了。
谈了个挺漂亮的女朋友,又因不知变通、前途无望而遭人嫌弃,导致最后女朋友被富二代拐走了。
工作方面,人是挺正直、挺一板一眼的,但愣头青和略带教条的书卷气似乎和保险行业不兼容,迟迟开不了单,在公司受尽凌辱。
可真是风雨交加、祸不单行哪。
巧了不是,在这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的时候,唯一支撑他的还真就是那个看似市侩的大姐胡曼黎。

虽然两人的合作是以契约为开端的,虽然胡曼黎一张刀子嘴总是把丑话说在前头,但正因如此,他不会觉得被可怜被同情,也不会对关系的升级抱有任何期待。
他一开始想的应该是——“公事公办,好聚好散,各取所需之后各奔东西,绝不会留恋半分。”
然而,正是这个素昧平生的大姐,兜兜转转成了他脆弱心灵的港湾。
工作上,姐带你赚钱;
情敌仗势欺人,姐帮你打不平,同事拿你当小丑,姐照样帮你打不平;
妈妈去世+失恋后,你还能住在姐家里,吃上姐做的饭,怎么不算是一家人呢?
超乎预期,就是惊喜;雪中送炭,就是恩情。先不说爱不爱情的,十足的信任和感恩肯定是有了。
人在高位时从不缺攀附巴结者,因此低谷时的扶持从来都是稀缺品,那么给予扶持的这个人自然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二、认同,从不喜欢、不理解到拿她当榜样。
胡曼黎帮薛晓舟不是为了立人设、不是为了情感绑架,而是她就是这么个人,就是仗义,就是热心肠,就是助人为乐。这也是促使她一路干保险并能够干到销冠的致胜法宝,这是工作的驱力,也是她这个人最亮眼的底色。
曾经的薛晓舟以为胡曼黎是市侩和唯利是图的践行者,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他看到了胡曼黎的这一层本质,颇为欣赏,主要是这个特质跟他本身的价值观也并不冲突。

这份认同不仅拉近了他和胡曼黎的距离,也拉近了他和保险业的距离。
认同是最好的线头,心甘情愿的模仿是渴望靠近的步伐。
当你认同一个人,跟他相关的其他部分才能够被你看见和接纳,你自己的小世界也才能够因此扩容。
三、她拿我当弟弟,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这是跟爱情的发生相关度最高的一趴。
一个热知识:若是让人动了那方面的心思,对方光人好可不行,还得好得恰到好处,得自带理想化父母的影子,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童年缺憾。
薛晓舟最大的童年阴影是什么?父母分离,家庭动荡,父亲薄情,母亲可怜。
好嘛,和胡曼黎同住的日子,这些全给补上了!

晓舟、胡姐、胡姐儿子丁丁,他们跟一家三口似地,在同一屋檐下处得温馨和睦,这不正是他一直以来所渴望的家庭氛围吗?
与此同时,他的童年是疏于照顾的,而胡姐宛如高能量plus版的他妈,风风火火爱张罗事儿,任何问题都会积极应对宛若打不死的小强,还活泼调皮,还志同道合。
在胡曼黎那里,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的浸润和力量的引领,这是他那个四分五裂、鸡犬不宁的原生家庭未能给到他的。
缺失的被弥补,才具有极致吸引,所以他当然不会轻易撒手,像一个被久置于兵荒马乱中的小孩终于找到了安居乐业的钥匙。

再加之他本身就有心疼妈妈、给妈妈当“小大人”的惯性,所以后续胡曼黎遭遇重创陷入债务危机,他自然会挺到底。
着急吧肯定是真着急,但他内心深处保不齐会涌起一股股终于迎来表现机会的窃喜——“终于轮到我变身超人拯救姐姐了!耶!”
姐姐骂他没有干大事的样,他说:“我不想干大事,只想帮你。”
此时,恋爱脑已经肿大到了捂都捂不住的程度。很多人批他没有大局观,可是没办法,牵动到原生家庭创伤的情感一定是万分强烈的,那点正常情况下的理性围栏根本不够用。

四、经由她,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我自己的一个经验:只要你在一段关系中是逐步变好的、是快乐优秀的,那么即便中途有一些分歧冲突小插曲,之后回忆起来也一定会念念不忘、嘴角上扬。
人本来就是自恋的动物,当你足够喜欢某一阶段的自己,自然也会顺带喜欢陪你共同度过的那个TA。
薛晓舟在和胡曼黎合作的过程中是实现了大蜕变的,从狼狈不堪到拿下大单,从生无可恋到入驻大平层办公室,胡曼黎既是见证者,也是助力者。
这是一段多么傲人的经历,我曾经和她并肩作战对抗全世界,关键是我们的二人小阵营特喵还胜利了!
所以胡曼黎往那儿一坐,就能激发起他无尽的亲密感和成就感。后来他推荐胡曼黎做助理,不只是为了报恩和帮忙,更是出于分享胜利果实的本能,本来嘛,功勋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当这四个要素齐了,你不入爱河,爱河也得突变成海起一股浪,把你卷进去。
以上四要素简而言之就是:
1、一定程度的彼此暴露(别总追求光鲜亮丽);
2、深深认同对方身上的特质(明明是优点,你却品着寡淡,就别勉强自己了);
3、符合对理想化父母的期待(中了这一条就没招);
4、自己有在关系中越变越好(最好是社会成就和人格成长兼而有之)。
很多网友说,爱上胡曼黎女士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其实真的也是要看因缘际会的:为什么他俩偏偏在同一阶段互相需要?为什么胡姐刚好可以站在薛晓舟的理想化投射里?如果薛晓舟未能迎来自身的成长和后来的逆袭呢?
少一环都不行,正所谓缘分天注定,爱上爱不上的,就是充满了偶然性的。
但无论如何,你得先出去,且尽可能地活出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