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电影,后来发现这部电影可能更适合一个人去看。
开始的半小时,面对荧幕,看着晨光暮色中的清华园,背后是富有层次感的西山,眼眶便开始发热。后来,第一个出场的男孩,从走进高考考场,到入学清华参加军训拉练,看着他的故事,我的眼泪拼命地涌出,牵动泪腺,进而连带着整张脸皱褶如一张正被蹂躏的纸。黑暗中任由表情肆无忌惮地失控,脑海里却是惘然,一时间找不出任何让我矫情的理由。
后来,眼泪止住了,或许是其他三个人的故事离我还太遥远了吧。当然,所有故事都是令人感慨、感动乃至激动的。
看钱易先生的故事,感慨包括钱教授在内的众多老教授,精神矍铄,思维活跃,年事虽高而风骨不老。看宋云天学长的故事,随着他艰难的选择过程感到揪心,也钦佩学长坚定的奉献精神和清华人的务实、践行态度。看蔡铮老师的故事,同样为他的选择感到震撼。上下求索,只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少一点被动,多一点强大。
蔡老师本能留在美国继续钻研,却毅然在祖国天文事业尚不壮大的时候选择回国,教与研相结合。宋学长本可留在清华大学工作,却最终决定离开他所热爱着的祖国的心脏,成为祖国毛细血管上的一股新鲜力量。蔡老师与宋学长,一个回到清华,一个离开清华,一去,一来,而在我看来,二者奔赴的却是同一个方向。清华人,是做事的人。何谓家国情怀,何谓中华儿女?他们,当是我们的时代里,值得学习的榜样。
这部电影选取的四个人物,分别处于人生的四个不同阶段:初入大学的少年,将入社会的青年,身兼事业、家庭职责的壮年,以及成熟而沉淀的暮年。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处于人生岔路口,常常纠结、自责的我们,看过这部电影,应当会释然。它让我直观地看到,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心态、任务、使命,是多么不同;不同时段,人生的重心、价值,以及困难和乐趣,是多么不同。更重要的是,任何年龄,都可以是美的,善的,有光辉的,有意义的。每一个年龄,都可以毫不羞涩、毫不抱怨、毫不耻辱地给出自己的对于生命的回答。
生命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时光,都应当被认真对待。有一种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它促使我们做出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选择,得出那些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结果。我愿我能清晰地寻找到那份我可持守一生而永葆快乐的价值观,并与之相伴,坚毅、愉快地渡过人生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