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打三星,但是“中国女排”本身太好哭了,加一星。今年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三连败,命悬一线,今天有空应景重看了陈可辛的《夺冠》,泪流了不少,但看完总有点不过瘾,廉价泪水的感觉。可能自己做不到,但凡看到运动员拼命训练,顽强拼搏的故事我都能泪流满面,何况是中国女排,不管是因为电影内外什么原因导致电影里除了郎平都集体无名,还是感觉作为一部史诗类电影连记录的作用都没有起到。拍当代英雄传记本身就不容易,当事人还都活着呢,导演编剧事前沟通着笔都工作不到位,这是不容易,但是一个大导演的能力,国家支持的价值不就在这里吗?做不到委屈了电影和观众,更是一次机会,下次各方面花费这么大力气再拍中国女排不知道又是什么年月了。
我提三点干货观感,一有点刻意煽情,没有阐述出全中国几代人推崇的“女排精神”,没有让人心服口服。二作为体育类型片,全把观众当傻子,一点排球术语和专业性没有,落后全靠教练鸡汤赢得比赛,好像女排精神就是吃苦傻练,过于肤浅。三新的时代诠释女排精神是成为自己,不要背负老女排包袱,国力强了,不需要一场体育比赛去证明。我不喜欢这种西方价值观的理解。中国女排精神在今天依然能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价值就是有种东西不随时代改变,为什么只有女排能承载,因为这是世界三大球,这是集团运动,成为自己并不能让一支队伍赢。这也解释了陈可辛香港导演为什么用非常漂亮的镜头语言也拍不好“中国女排”,因为他不再相信集团主义了,他认为竞技体育的快乐已经让个人主义大于一切了,他不相信,怎么硬拍呢?我认为作为职业运动员,刻苦训练拿命拼是所有顶级运动员的共性,虽然都能让我们泪流满面,但这不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部分,影片花那么大力气煽情这一部分,所以显得廉价。我觉得女排感动我的往往是一个球来回几十个回合的不放弃,这也是女排比男排好看的地方,男排力量那么大,一个球一般一下子就扣死了,少了女排的这种百转千回。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中国女排一次次在最高竞技体育比赛中没有最高实力却依旧夺冠,这就是集体运动的魅力,她们一次次创造奇迹,让在普通生活中一次次苟且的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才是女排精神最宝贵的财富,才是几代中国人提起“中国女排”就泪流满面的原因,电影没有拍出来。所以说选一个优等生可以参加奥林匹克大赛,但选一个优等生演讲一篇爱国讲稿,不管他演的多声情并茂,这不是真的热爱和相信,这不是高分作品。
最后说说郎平,她无疑是当代最杰出的女性,没有之一。白岩松说,郎平是国宝,我们要像爱大熊猫一样爱郎平,赢球要爱,输球也要爱。我深以为然,郎平拓宽了我对体育的认识,尤其是2008北京奥运会她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的传奇经历。这就是职业的郎平,世界上最好的郎平!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