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谋杀:科林尼案》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久违了的“经典剧情片”的气质。围绕一起凶杀案,以控方和辩方的法庭交锋为故事线,塑造律师、被告、受害者等各有动机和性格特征的系列人物,最后带出颇具历史深度的社会议题,完成主题升华,并留给人广阔的思考空间,余味袅袅。敏锐的观众自然会意识到,以上评价几乎适合所有的法律题材经典电影:《刺杀肯尼迪》、《因父之名》、《控方证人》、《大审判》……等等,是熟悉的套路,但能做到经典,自然各有其特色。而能与这些经典相提并论,本身已经是一份殊荣。

影片一开头,就以“留白”的方式交代了罪案本身——案发过程被略去不表,老人的惊讶直接切入嫌犯浴血,惊世骇俗地出现在酒店大堂。被“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诡叙”惯坏了的我一度猜测案发现场一定另有隐情,留待法庭揭露,营造悬疑气氛。没想到影片的气质如此古典——缺失的罪案现场最后揭晓,只是为了塑造人物,掀起情绪高潮。被酣畅淋漓的一段复仇戏“心灵马杀鸡”之后,我不禁反思,电影的剧情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反转”和“包袱”?我们是不是已经在“叙事资本主义”的邪路上走得太远了?

所谓“叙事资本主义”是我发明的一个词儿,就是努力在有限的影片(剧集)长度内塞进尽量多的信息、线索,制造重重“反转”,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本来,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悬疑是剧情片的看家本领,不然既没有恢宏的场面,也没有激烈的奇观,观众凭什么盯着几个演员从头傻看到尾呢?像《控方证人》、《非常嫌疑人》等影片,都凭戏剧性的反转成就了一代经典。“反转”本身并无原罪。可惜最近几十年,为“反转”而“反转”的倾向愈演愈烈,为了让观众张开惊呆的尊口,编剧们开始抛却人物塑造、剧情合理性这些根本不顾,一味追求“分分钟刺激”“秒秒钟惊呆”,不但是不管人物性格特征,而且有时候连剧情前后都合不上。更有甚者,挖坑不埋,一切敬请期待续集,只要哄你看完全片就行。编导连基本的职业操守都弃若弊屣,实在令人齿冷。

在这波大潮之下,衍生出所谓的“高智商电影”,诸如《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网络迷踪》、《恐怖游轮》等等。其中翘楚,当然是被影迷们奉为新晋大师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他的每一部片子,无论类型是科幻、战争还是犯罪,密集的信息量和步步惊心的悬疑是必不可少的标配,也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可就算是这些环环相扣、逻辑缜密的良心之作,在我看来也是得不偿失——将影片的主体“人”让位给了“故事”,将人性深度兑换成了叙事快感,是否也是一种舍本逐末?

相比之下,《科林尼案》的“老派”其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虽然已经遗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太久。观众们看完全片,记得的不是迷失在各种算计和迷宫里的焦虑,而是清晰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编剧所要表达的主旨。记得的是一个被战争摧残的家庭,几个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受害者,他们令人一掬同情之泪的遭遇,以及有良知的人们为讨回公理、维持正义,不惜冒险犯难的浩然正气。当看到小镇暮色中携手走远的父子的背影时,多少感慨,令人无语凝噎。一种崇高的宣泄和升华喷涌而出,这正是好的艺术作品所应该达到的境界。远非各种匠气十足的“高智商电影”可比。

影片几个主要人物的设定很有意思。一个意大利蓝领谋杀了一个德国富翁,隐隐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70年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辩护律师的律师来自土耳其裔移民家庭,对手是金发碧眼的前导师,曾参与制定庇护纳粹余孽的恶法。主角决裂了同样美艳的金发富家恋人,雇佣了一个意大利太妹。所有这些设定,都带着一点同情少数人群和边缘族裔的左派立场,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当然,倾向无所谓好坏,只要考虑一下整个西方基督教文化就奠定在信仰如羔羊般被献祭的耶稣基督就好了,这坚若磐石的信仰自然会影响到各种艺术作品。

最后致敬一下影片中扮演罪犯的老英雄弗兰科·内罗,年轻影迷恐怕想不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大叔居然拥有堪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傲人履历。他最著名的银幕形象是“姜戈”。没错,就是那个拖着棺材浪迹西部,迷得昆汀·塔伦蒂诺神魂颠倒,几十年后还专门拍了一部《被解放的姜戈》隆重致敬的那个“姜戈”。虽然在大半时间里他神色木然,可那只是剧情需要,随着真相揭晓,他的冷峻随回忆涣然冰释,将一个童年因无心之失害死了父亲,长大后不婚不育矢志复仇的“罪犯”内心丰富的层次一一诠释出来。他出色的演绎证明了,“姜”确实是越老越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