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8/7.9
建议改名为《一个男人和三个替代品的故事》或《犹豫就会败北》。
日记散文体,依旧是通过对话,将人物隐约的张力在此展开,产生理解和冲撞。但是否也缺少一些整体性?
设定上,文青闲谈太亲切了,每句话都戳在心上。我这样没谈过恋爱、与同龄人交往接触也不多(尽管这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固然写不出来如此自然真实的文字,对爱情还是门外汉。此外,侯麦的整体设计实在有心,例如男主家中oasis的海报太细节了(似乎《狂人皮埃罗》也有)新浪潮一代的侯麦不愧是老文青。
但另一方面侯麦野心太小了,题材永远在知识分子的情爱纠葛中。(既没有塔可夫斯基的高度也不如伯格曼的深度,当然却有其他长处)但对于人际和情感的细微捕捉和恰当表达很出彩,比伯格曼更平易自然。但还是过于细腻和缠绵了,看多了会觉得平淡和乏味。
虽然情感题材不是特别喜欢,但对内在情感的主题表达却深得我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和男主的部分相似,无论性格还是遭遇,只不过为情所困似乎比为学业困扰更难以启齿。
男生虽有内心纠葛波澜但还是太保守了,没有自发决断的冒险激情,贪恋又犹豫不敢决断。就像苏兰所说“男人又贪心又怕风险,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没有坚定的主心骨,人际关系波动起伏,内外均充满变数。
我如今也脚踏三条船-艺考、出国留学、外培。被deadline催着抉择,摇摆不定、反复无常,直至尘埃落定、两手空空。
犹豫就会败北,这是我的缺陷。(比如电影只有到临场才决定看不看,以及打分)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9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7 B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1 A-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7 B
选角/表演 7.8 B+
25.6.15于百子湾资料馆
第11部侯麦
夏天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简评-第五代发轫作
C 5-简评:观影体验实在很一般,影像贫瘠不堪、情节一样僵死无力,镜头毫无魅力和吸引力可言,镜头间也不具张力。播音腔的配音,样板戏的表演,摄影的确有新意,但总体上十分鸡肋-节奏不稳、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也只有在这个特殊时段才会产生出 ...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