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可这个寒假还是花了很多时间,一集不落的看完这部很长很长的电视剧。

为什么水浒会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呢?它没有三国的谋略深重与宏伟背景,没有红楼那般的时代缩影与恢弘知识,没有西游那般的天马行空。

这是一群草莽被逼迫、再反抗、又诏安、后凋零的故事。

期间种种,是江湖人间理想的快意恩仇。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如此生活,够快哉,够放肆。

可若水浒真的至此停笔,他还会成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吗?

只是一群受到压迫的人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占了一片山头行侠仗义过着放肆的生活吗?

我想不会的

招安,是水浒的剧情的转折点,是观众情绪的发泄点。

相应的,把梁山带上招安道路的宋江,也成为了诸多读者与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

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就在山上过潇洒日子有何不可呢?

可如今再看之时,我却只从心底里涌出一股悲凉

或许不是宋江错了,之时生不逢时

并非是宋江辜负了时代,而是时代辜负了宋江

站在宋江的角度上看,他或许是为众人考虑最多,也最长远的人。

作为领导者,他必须要看到团队其他成员看不到的事情,预见到其他人所未能预见的事情

如果没有诏安,那么后面的结果无非两种

第一是在山上称王,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

一种是在于朝廷的不断对抗中被消灭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他们只会是茫茫历史中的尘埃

在历史中,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所作所为

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所谓“替天行道”的大旗

毕竟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占山为王的土匪都不会被刻画为正面形象

往后的历史,梁山上的人会被塑造为宋朝期间的一伙土匪,仅此而已

这样的骂名,在讲究名义的古代,便是背国叛君之罪

宋江显然深知这一点

他想要在青史留名,想要让所有的兄弟在历史上留有誉名

他只能招安,带着兄弟报效国家

作为梁山的领导者,他的想法是好的,他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宋江宁愿毒死不愿背负骂名,也昭示了其性格所在

《水浒》的“义”,不只是兄弟情义,更有家国大义

对于梁山上的众人来说,小义是放肆,而大义是妥协

起码他们的结局,是死于为国效力的战场上,而不是被当做草寇一般被剿灭

只是当时已经羸弱不堪内部腐朽的宋王朝,无法撑得下这份家国大义,才导致如此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