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公路片、西部片。
在开场不久的时候就用了极快的剪切——当然后面相当多的时候也延续了这种风格。让人映像比较深的还有平移镜头,也就是展现每个人的表情状态的镜头。其余的就是有大量的主角骑行的镜头,这样的场景基本都是远景或者大远景,大概是意在凸显主角的自由放旷。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发现本片有一个很有趣的叙事逻辑。遇到一些人——夜间火堆谈话剖白——遇见另一批人——夜间火堆谈话剖白……简单的来说,这一场畅快地、没有目的的旅程就是在碰见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悟,但看起来到最后主角们的情感是越来越迷茫?
在人物塑造上,很能看出导演想要塑造一个酷酷的、具有吸引力的骑行侠,例如在加油站有小男孩有羡慕的目光,又例如在牢里能吸引狱友,又或者去哪都能吸引年轻漂亮的姑娘,但似乎,导演又想塑造一个不被世界所容纳的形象——一些个邋遢的、怪胎的、就连住旅店都会被嫌弃的无业流浪汉。也正是这样的矛盾让这两个人显得复杂又立体。私人有有个疑问,为何要两个主角,有时候我觉得可能一个主角是不是踏上骑行会更酷一点?还是说这两个角色有着不同的思想且不能在一个人身上兼容所以才需要相互衬托?
营地那一场戏占据的篇幅比较长,我在看的时候会比较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她们在沙土中播种,男主十分笃信她们会有成果,是不是这时候男主也在给自己下心理暗示觉得自己的旅程一定能有意义。另一方面,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认为年轻的骑行者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并陷进去了,事实上将她们带出峡谷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从某一方面上来说,他也算践行了他自己之前说过的话吧——“梦想在油箱里”。当然后面又遇妓女,我还是在犹豫他会不会fall in love的时候,结果接下来给我来了一段特别奇特的“蒙太奇”。
好吧,通篇都在讲述自由,男主之一也一直带着象征着自由的美利坚国旗穿行在公路上,比较有意思的是,到最后他什么都拥有了,然后就更迷茫了,然后就两个人接连死亡了,实在是……符合当时美国人的精神状态啊。
当然,我觉得《逍遥骑士》对于“自由”这个主题的宣讲还是到位的,当然,只是宣讲,而非阐述,因为整个影片也是建立在淡淡的疑问上的。到底什么能称为“自由”,还有人们渴望的“自由”又是什么?好吧,其实看完我也没明白。
《逍遥骑士》观感小记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