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神偷奶爸》上映,那时候看的翻译还叫做《卑鄙的我》,电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火起来的不是坏坏的主角,不是三个性格迥异的小女孩,而是一群黄色的小家伙们。《神偷奶爸》拍了三部,衍生的《小黄人大眼萌》也拍到了第二部,但主角光环似乎又再次回到了格鲁头上。环球似乎在大受欢迎的小黄人身上找不到更多灵感了,更多的笔墨费在了格鲁身上,押错了宝。同时,也在影片里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上押错了宝。

小黄人收获的热度,源自于大部分人天生对这种亮黄色的小家伙的喜爱,更源自电影中展现的小黄人蠢坏蠢坏的人物性格,夸张大胆的人物设计。而数不清的小黄人汇聚在一起的量变效应,则加强了角色性格的丰富度,每一个小黄人既相同又不同。

但在这部电影里,导演似乎为了凸显不同,选择了3+1个小黄人的故事线,不是说这样的叙事角度不好,三人行本来就是故事片中十分讨喜的存在,但这样的设定却无疑把小黄人的群体效益给拉低了,用一种简单的三人行式的英雄主义,代替了成千上万小黄人带给观众的震撼,只能说是得不偿失。

主角固化的效果还导致了人物性格的固化,虽然3+1只小黄人的性格迥异,但都趋于面谱化,观众也从来不指望能从单个的小黄人身上看到些人物的成长、矛盾和悲喜。所以3+1只小黄人的冒险,显得平淡无味,观众很容易从每个小黄人的程序化设定中,知道他们的行动轨迹,这是对小黄人荒诞行为逻辑的破坏,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观众的期待。

而本片的格鲁存在同样的问题,《神偷奶爸》里的格鲁作为主角是有其成长轨迹和人物矛盾的,人物设定的“卑鄙”、“邪恶”和照顾三个女儿的“慈父”形象产生对比,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了多彩的人物性格,让一个卑鄙、油腻、丑陋的中年人前后的反差感,带给观众不下于小黄人的惊喜。但本部电影里的格鲁却不再饱满,这和主角的年龄无关,小孩子是有更多内在心理活动,有更多可塑性的,但导演似乎并不想讲这些,导演认为观众只需要知道格鲁从小就希望做一个坏家伙就可以了。

这是一部面向孩子的电影,所以格鲁在故事里的遭遇偏向于童话,能感化坏人,能收获友谊。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本无可厚非,但也拉低了整部电影的叙事逻辑,很多情节发展显得生硬,比如生肖石的找回,比如大反派遭受的背叛。简单化的叙述并非不可取,但当故事情节本身的丰富度和惊喜度满足不了观众旺盛的好奇心时,这样的叙述无疑是灾难的。

电影里出现了很多中国元素,像十二生肖、张家界、唐人街、中国功夫之类的,但不得不说,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这么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以说是毫无进步。当然这也埋怨不到美国身上,自己的文化没有办法形成有输出力的文艺作品,反而需要他国电影工业的解构和塑造,这本来就是本国电影人的缺失。但文化自信并不局限于自己使用,能放心大胆的接受他人的改造而不失文化的本心,方才是一个国别文化屹立世界应有的姿态。

所以也不需要去埋怨他国电影工业对我们文化元素的使用,相反,他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片面化、刻板化、模型化的趋势是我们需要在意的。正如这部电影中,虽然中国文化的元素很多,但和电影本身产生不了丝毫的化学反应,把张家界换成埃及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甚至爱斯基摩人的小冰屋都不会有丝毫的别扭。这是流水线型电影工业的通病,在一个标准化叙事的电影故事里,生搬硬套些有地域色彩的东西,满足了本国人的猎奇,也 满足了他国人的自鸣得意。

但十二生肖、中国功夫这些老掉牙的中国元素不应成为中国文化的简单代替,他国的电影工业不会出于善意的发掘中国文化中埋没的金子,这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的事情。

对于这部小黄人我是失望的,无论是小黄人本身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都没有很吸引我的地方。但小黄人的IP无疑是成功的,我也期待下部小黄人能努力讲好故事,不辜负观众对小黄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