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 觉得实在是太神奇

一方面有着同时期电影存在的普遍限制因素导致的弊病 :戏曲舞台剧式的表演风格 糟糕的录音…但另一方面思想性和叙事和影像技巧的跨时代的特征实在是太强烈了

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史的脉络上来看 在丰收时期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太太万岁》这些优秀电影 但《小城之春》在反映时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处理上 却似乎有着欧洲现代电影的风格:长镜头、场面调度、叙事结构和方式…而在时间上却又早了后者许多年 同时在古诗词意境的融合又展现出鲜明的纯粹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古典文艺气质

不同于长久以来的影戏家庭伦理剧模式 除了结构上的突破 以小城春天的每天发生的日常事件 淡化着戏剧冲突 用细节来刻画塑造人物、台词来铺陈主题 …从故事内容来看还有“发乎情 止乎礼义”这一层费穆导演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独特见解 以 “酒”这个常见的古代文人的情感的突破口 来推动四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玉纹砸窗”这个情节 以实践的行为 来引出玉纹希望突破道德伦理所束缚的情感 这内心世界的变化

在中国往后的电影里 应该有更多的导演已经继承着 对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挖掘 探索着真正的中华民族特色的电影 我能想到的有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王家卫《花样年华》…而在四十年代似乎只有费穆导演一个人在这条探索的道路走的最远 ——“我绝不会为了人家的喝彩而拍电影…只是有时候会觉得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