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那片喧嚣而又复杂的土地上,有三个孤独的灵魂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
一、中秋
中秋,一个看似不羁的混混,然而他的内心却如纯净的湖水,藏着纯真与善良。他勇敢挺身保护阿龙,袒护阿屏。这个不愿做坏事的少年,在生活的重压下,无奈地走上混混之路,只为那看似丰厚的回报,卸下母亲的重担。他是青春的一个独特缩影,有炽热的性欲,有生死与共的兄弟,更有执着追寻的爱。
在毒枭的不断诱惑下,试图将他拖入深渊,但他没有选择放弃阿屏和阿龙。他毅然挺身而出保护着他们。当他得到枪的那一刻,像许许多多的小屁孩一样,觉得自己拽极了,瞬间强大无比拥有全世界。可命运却如此残酷,任务失败了。所谓的挺身保护,只换来了ICU。这意外让阿屏过度担心去世,中秋也因失去保护卖毒品最终走向死亡。
自从知道阿屏和阿龙的死亡,加上母亲的离去,让中秋瞬间无处可去。爱已消逝,方向迷失,他如一只无头苍蝇般在这无聊的世界里乱撞。他不想毫无意义地死去,于是选择毁灭恶人,“应该死的应该死”,为世界、为天堂交上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他无悔,因为他曾热烈地活过。少年与成年人,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彼此无法理解,或许只有重新开始,悄然离去。
二、阿屏
阿屏,一个患有尿毒症的女孩,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她的愤恨过,失望过,无奈过。最后只好与现实做出了妥协,父亲抛弃家庭,母亲四处借钱为她治病,她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不如开开心心地死。她选择放下世俗的束缚,愿意去体验生命中从未有过的快乐。贞洁与外貌在死亡面前已不再重要,她只要快乐,不做那瞧不起人的一类。她接受了阿龙,跟随了中秋,因为对于她来说,阿龙和中秋是她生命中最后的光亮。
中秋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得知阿屏生病时,中秋没有抛弃她,还签了器官捐献协议,那一刻,她仿佛尝到了情爱的甘甜。然而,当中秋病危,器官捐献协议无法使用时,要走一些所谓的繁琐“程序”(尽管这是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却无形中增加了“证明成本”,无法证明就无法执行),她觉得世界对她是如此残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了该得到拥抱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她曾说:“我死的时候,你要给我一个拥抱。”
中秋应了,奈何不能兑现誓言,所以她替中秋,兑现那个誓言。
少女的誓言与少年的在意,如同两只轻盈的蝴蝶,缠绕在一起,飞向那遥远的天空。
三、阿龙
阿龙,虽人有些傻,但同样有着生理反应。这侧面反映出即使是生理有缺陷的人类,也难免有性需求。然而,他的生活充满了性压抑和孤独,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在这个强胜弱劣的世界里,被嘲笑、被霸凌,无处可逃,也不能反抗,等他的是无尽的绝望。
如果基因(指的是被观念所霸凌,并非客观的悲哀)的缺陷注定了人生的悲哀,那这个世界确实令人叹息。阿龙的生活就像是被禁锢在无形的牢笼中,四周是冷漠的眼神和讥讽的笑声,令他感到无助与恐惧。每当他努力想要挣脱束缚,内心的脆弱和外界的压力又将他拖回深渊。
当中秋住进ICU时,没有了中秋和友人的保护,阿龙就像森林中失去庇护的羔羊,被恶狼们吞噬。在这个孤独的时刻,阿龙所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深深的无力感。他的生命仿佛是一场无休止的挣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无法获得他所渴望的尊重和爱。他的存在,既是对世界的抗争,也是对自身悲哀的沉默承受。
四、时代的悲歌
在香港回归之际,毛主席语录在影片的最后响起:“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但对于这三个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毛主席口中的那些年轻人。世界在他们眼中依然是灰暗的,无论是回归还是保留,希望在他们身上早已消失殆尽。他们只能在天堂中汇聚,一起绽放那久违的笑容。
他们的故事,是香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曲悲歌,也是青春在黑暗中挣扎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命运,如同无数颗渺小的星星,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独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