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自然的向下兼容:山神兽不会死,它就是生命本身

还是第一次看《幽灵公主》,看完觉得它是一部很温柔的电影。面对人类对自然贪婪无度的索取,大自然并未选择彻底反击,也没有陷入失去神明后群龙无首的崩溃状态,而是以一种向下兼容的姿态,为人类保留了存续的空间与希望。

当象征生命本源的山神兽被人类射杀、砍下头颅,森林并没有随之终结。那双澄净的眼睛始终以一种悲悯的目光注视着人类,在死亡之后,森林迎来了新生。很喜欢对山神兽的设定(让我想起来塞尔达里面的山神),作为超越善恶的存在,它既能带来死亡,也能治愈伤口。或许死亡与新生正是生命的本征。

二、人类的“幽灵公主”:自我身份的探寻

“我喜欢你,但我还是无法原谅人类。”感觉小桑的这句话可以作为整部电影的注脚。她的身份设定还挺有意思的,她是人类,却由山犬抚养长大;她守护森林,为森林而战,痛恨破坏自然的人类,心底却又无法完全否认自己也是“人”。她不是山犬,也做不了真正的人类。而这样的矛盾,也许是许多环保主义者的内心写照?他们深爱自然,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的受益者,却又因人类文明的扩张而成为自然的背叛者。

三、铁镇的女人:我们是世界的创造者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对女性角色的描写,铁镇呈现出了一种女性乌托邦的可能性。在黑帽大人的统治之下,女性不再受困于母职,铁镇的女人们冶铁、战斗、守卫家园,她们挥洒着金色的汗水,大胆地调笑来自异邦的俊秀少年,很有力量也很耀眼。

黑帽大人的塑造也很有意思,她身上有着人类贪婪与残忍的底色——滥伐森林、伤害山中的原住生灵,但同时,她又是一位极具魄力的女性领袖。她收容弱者、发展生产、建立起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在电影上映的二十多年后再看这个角色,我觉得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她既会用工业文明锻造的火枪对准馈赠给她一切的山神兽,毫不掩饰眼底的野心和凶恶,也会在彻底失败后心甘情愿地承担一切恶果,不乏从头再来的勇气。她身处旧世界与新秩序的交界处,她是工业文明的化身。其实我还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她带着人类世界所有的缺点,却也代表着人类灵魂最坚韧的一部分。她不敬畏神,不惧怕天罚,就这样天不怕地不怕地活着,坦坦荡荡的。

四、纠缠不清的矛盾,也许永无止息

工业文明与大自然的冲突,也许永远无法真正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注定会持续地、复杂地纠缠下去。电影本身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也没有将结局强行包装成和解或其中一方的胜利。但阿席达卡与小桑的选择,传递出一种微弱却真实的希望——只要人类还愿意尊重生命,重新建立起与自然的连接,就有可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不过电影的最后貌似什么事情也没有改变,问题也只是搁置了,感觉这是宫崎骏电影的一个特点,“你们不要再打了啦,大家love and peace就好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这种表达有些过于理想主义,甚至略显天真幼稚,但还是很动人,毕竟即使在废墟与混乱中,我们仍然渴望一个不那么残酷的未来。


感觉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有些仓促,而且有些角色的动机直到结尾也没有完全交代清楚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但其实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它没有给你答案,用心体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