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太阳》歌声响起,此时画面却是北京各种胡同老街拆迁的画面,旧砖墙被挖掘机推倒、施工队用大铁锤击打着地基石块,尘土飞扬中隐约可见现代化的高楼漏出一角,这座城市的旧血脉和血肉就这样摊开来、再淹没去。

这部电影本身是讲在深圳发展的大儿子大明因收到智力低下的弟弟二明的一张画,以为父亲死去了,赶回家的故事。他们家开着一家澡堂名为“清水池”,澡堂里都是几十年的老客户了,斗蛐蛐的、搓澡的、拔火罐的、唱歌的,人生百态在这里尽显。大明二明的父亲就是这家澡堂的当家,维护着几十年以来的澡堂烟火气。

最终在澡堂这一片要被拆卸前,在两个儿子身边,也是在自己奉献了一生的澡池里去了,老爷子很安详。

最终,这一片的胡同还是被拆了,在这个小小的澡堂里发生了太多邻里之间的故事,但随着树倒猢狲散,这些老街坊也将因为拆迁分散到北京城的各处。有个老爷子说“我被分到了大兴”,另一个他的老冤家说:“哟,那可够远的……我以后再也不养蛐蛐了,住楼里接不了地气,都活不了。”这是一种中国人朴素的对土地的热爱与信仰,但却在城市的进程中无奈选择走进那空中楼阁。

这是几十年前的电影,从现在回看,也具有很强的反思性,城市现代化了,大家都住进了水泥盒子里,但距离却远了,纵向看下全球各个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他们也从当年城市化进程,疯狂修建高楼大厦中返璞归真,让住宅再次回到小楼独栋中去,加之当下国内宣布政策禁止修建超高住宅,这似乎也是一种回归。

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阵痛不可被避免,但思考如果让两者减少冲突,让文化在城市进程中继续延续,这是现在以及未来都需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