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品公号【暗的光】,欢迎大家!

《小城季风》作为2024厦门双栖艺术影展的开幕片于12月27日在厦门进行了展映,现场观众150名左右,共同观赏这部国产佳作。

我们将映后对谈内容进行记录,希望看完电影的大家有所帮助。

...
Question

请问导演拍摄这部片的初衷是什么?

导演金向怡:

初衷其实挺简单的,就是一个对故乡的留念和告别,所以就想把这个离开和归来的感情写下来。

...
Question

我本科是摄影系的,然后大概快10 年前原本很有机会成为一个职业的摄影师,后来阴差阳错进入了艺术行业,去从事策展人的工作,但今年也刚好是十年的一个转折,所以我看整部影片有点像在看自己的一段经历,非常有共鸣。我很想问一下这部片是您的一个自传吗?或者是您身边的一些朋友的一个写照吗?以及我看到影片有蛮多细节感觉是摄影师的视角才会拍出来的,就比如说,那个海边的场景,两位女主是互相在拍照。可能当过摄影师,特别是女性摄影的朋友有一些经历会经常把镜头对准他人,但是很少把镜头对准自己。这个是你自己的经历吗?还是怎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情景?然后我觉得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比如说在刚刚说的这个情节前面,有一个镜头是相机是对准观众的,就是观众的视角是看着摄影师在拍我们的,想问一下是怎么一个想法会拍这样的场景?另外就是有一个场景非常有意思,就是在照相馆里面,那个男主要去把小朋友从那个照相馆的场景里带出来,那个照相馆的屏幕跟后面现实的场景是反过来的,这个在我的经验里面是蛮特别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反过来。

导演金向怡: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不是我的自传,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但是它的细节和感情是真实的,其实是在描写我对故乡的感情,但是故事是虚构的。

第二个问题,摄影师。我觉得就是在厦门,第一个提问题的人竟然是一个女性摄影师,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自己就是摄影系毕业的。

我是一个女摄影师,纪实摄影师,我做了 20 年的摄影,然后我也做策展人,我也做影像的、国外的交流文化交流上的策展人,一直在做影像,所以确实里面关于摄影师的一切都来自于我的亲身体验,所以那些细节关于照相,通常来说都是我的。然后我们怎么凝视镜头、凝视他人和凝视自己,这些东西确实是只有摄影师才能拍得出来,所以我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这个故事里面。

第三个问题,您说那照相馆里头那个男主抱着孩子,那个其实我们用了一个绿幕在后面,前面放了一个屏幕,屏幕上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后面是一个绿幕,那个其实源自于我们当地有一个摄影师,他拍了一组乡村娱乐的纪实体裁的摄影,我当时看到一张照片就是这样子,就是在农村没有什么好娱乐的事,然后就会有一些人摆这个摊,让大家去拍一张,诶,“我在美国”,”我在巴黎“的照片做了一个虚假的场景,然后这个东西真实存在的,然后我当时觉得这张照片好棒啊,于是就做到电影里头去了。

...
Question

这个是关于电影的细节,然后我看到后面的有一句话,女主说,她其实不同意男主说她是被”骗出去的“,就说的那句话,我自己觉得那句话很棒,就是说她是靠自己走出去,靠自己回来的,没有人可以说她是错的。我觉得这句话蛮鼓舞,作为女性创作者或者是作为女性的个体,就是作为创作者,也特别是作为摄影师作为比如说镜头或者画笔或者其他媒介,经常是凝视他人,但是有时候是忘记考虑自己的。对,这一句话对我来说是挺有启发的。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很多时候女性老是被评判,但您的镜头下的女主,把这个评判权交给自己,我觉得这一点还是蛮重要的,就是感谢你带来这部片。

导演金向怡 :

特别感谢你,因为这个事真的困扰我很久了,就因为那句台词,我在剧本阶段和在影片做完以后,我受到了很多行业内以及我自己老师的一个批判,说你怎么可以写这样的,这么高傲自大的话让女主说出来,就是你明明说错了,你怎么可以这么高傲自大?我没有觉得她哪高傲自大了,一个人对自己过去生命的认可,她怎么就自大了?所以我觉得你说这句话让我觉得今天年轻人真的很好。

...
Question

就是我之所以选择来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被他那个海报上面的那句话,“娜拉出走之后”所吸引的,然后回过来看,比如我之前特别喜欢的一个农村妇女,叫刘小亮,是在几年前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视频,简单来说她就是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然后她一直坚持说“我要出去看看”,她说“我宁可痛苦,不要麻木”。然后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老是想到她,但这个有很多本质上的不同,就是包括年纪也不同,刘小亮她现在是52岁左右,她年纪会比我们的女主大很多,所以我就感觉很感触。包括还有一个,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就是那个小虎,她的妈妈就是一直总是在说“你要早点嫁人”,“少点读点书也挺好的”什么的,就是这样的言论,我就会觉得说,可能老一辈的人可能还停留在“女性不需要受太多教育”,"不需要去出去看更大的世界",这样一些束缚一些传统的,就不像是这个女主的话,我猜测她的年纪应该在35岁以上了。我想请问一下导演,就是您创作这部电影是从女性独立的这个角度去创作,希望能够服务到更多的女性,能够勇敢地出走吗?

导演金向怡:

对,我有从女性独立的角度去创作这个人物,就是首先我们海报写的是娜拉归来以后,娜拉出走以后,鲁迅就说过要么堕落,要么回来。所以我想写娜拉归来以后。我会想写女性独立这个事,就她肯定是个独立女性,但是她的独立未必是能够成立的,但是我是想把这个现实的东西,用生活的琐碎的方式给他展开。我没有想要鼓励任何人,就是如果有人被鼓励到了,我非常地感动,但是如果有人被打击到了,我也能接受。

Question

导演你好,我是一个普通的影迷呃。我想刚注意到片尾的时候放《小城季风》的英语译名是 out of the place,因为包括故事的片名也好,故事的背景也好,都是发生在当地,所以我想问一下这个译名设置的用意在哪里?

导演金向怡:

out of place,它是爱德华·W. 萨义德写的一本书,叫格格不入,我在最早拍摄那本摄影集叫《归来的流亡》,同样用了这个英文的名字,就是这个人回家是格格不入的,他是一个外来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当地的人,所以我也想用这个“格格不入”来,作为他的英文译名。

...
Question

但是我在观影过程中是有遇到一个问题的,是女主的父亲对女主说自己不想拆迁,是为了让女主有家可归,我认为这段是有点太重复那种父爱无声的那种旧叙事,因为女主在跟阿嫲聊天的过程中有提到过,父亲是对于自己的童年造成了比较大的创伤的,然后我就想知道你们设置这一段类似展现父爱无声片段的初衷或者说想法是什么?

导演金向怡:

我相信你对这块是有感受的,就是我们对父亲都是有极其奇怪的感情,但我觉得他不能用父爱无声去衡量,因为两代人之间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写剧本当中,我其实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问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个虚假的人设,他是不是被父爱无声被给掩盖了?不是,其实我发现真正的生活当中以及任何的影视剧中,我们对父亲的那个爱和恨,其实在最后都是要和解的,他只有这一条路,没有第二个选项,所以必须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