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剧透,慎看!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是「用真心」,那《热辣滚烫》就是「有决心」。
上周刚开完《百元之恋》,所以前三分之二的推进惊喜不多,虽然也有适合本土化的各种细节改编(后面细说),但从张小斐的那句「有病啊,明明就打不赢,为什么要打」,紧接着跟上贾玲倒下脑海中的回闪,这一切都有了满意的答案。《百元之恋》是「爱别人」,而《热辣滚烫》是爱自己。
喜欢的改编之处一、角色女性化设定
从张小斐的女儿,到后来烧烤店的同事沈春阳,还有增加的新角色陈年闺蜜李雪琴,不知道哪里的亲戚杨紫,因为融入了更多的女性角色,所以也更容易引出更多的女性话题,像是揩油的「衣服帮你换啊」,职场PUA的「那咋办啊,你离职啊」。
这里有一个小点也很喜欢,贾玲离开家的时候,妈妈给他三千块钱,她没要;而后需要用的时候,刚想找妈妈要,结果看到「这一次你让妈刮目相看」,而删除文字后,妈妈的钱还是打过来了,这就是妈妈啊,太传神了。
二、和大头的赶感情推进更多靠误会
贾玲和大头的相遇,始于一场小误会,虽然是「屎尿屁」,但因为有好几番,尚可接受;贾玲诚然是喜欢大头的,但这种喜欢,并不是花痴式的,更像是两个失败者的相拥取暖。而后的感情升温,依靠的是披上衣服的误会(没有按照领导要求露出粉色制服和亲近客户)、小小创可贴的误会,还有5000块钱的误会,是这些误会让这段感情升温,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让女主摆脱了恋爱痴迷的人设,同时摆脱的也是《百元之恋》的影子。
三、最后结局的意义拓展
看到贾玲换教练的时候,就在想,希望后面大头不要再出现,就成为人生中的一个插曲;看到贾玲走出拳击比赛场地,看到大头在那里等的时候,就在想,一定不要按照原版剧情来啊,一定不要重新在一起啊,凭什么渣男啥也不干回心转意就能躺赢得到一个更好的人啊!
结果从贾玲的那句「已经赢了啊」,而不是「好想赢一次」;到「我不爱吃牛蛙」「改天吧」「看心情」,真是忍不住直呼改得好!
贾玲在这里拓展了输赢的意义,也终于呼应了什么是热辣滚烫,热辣滚烫的不是减了一袋水泥的重量,不是那一计左勾拳终于打在了对手的脸上,不是前男友回心转意感觉下一秒就要重新收获爱情,最热辣滚烫的,是终于可以成为自己,并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百元之恋》的内核是恋爱,而《热辣滚烫》的内核是自己和人生。
而后她依旧出拳,跑着离开,人生美好。
四、被击倒时回闪的细节补充
比赛入场时看着倒影的曾经自己,会心地笑,补充的挺好。
原版安藤樱一直不肯放弃的「我能打」是因为真的想要赢一次,但这里并不是为了单纯的输赢,不肯放弃的理由应该是什么呢,电影在贾玲倒下的时候,进行了一段回闪,补充了很多细节。
是她最后还是去当了陈年闺蜜和前男友婚礼的伴娘;
是她即使刚被前男友出轨,听到妹妹那句「杉子迟早把你踹了」在伤口上撒盐,却还是把房子转到了妹妹的名下;
是她面对大头的第一次询问,选择了否认摇头;
是她无意间听到大头和同事说出的那句「真不是我对象,就一个学员」;
是她被算计当众撕开伤疤,即使已经仁至义尽帮忙晕倒,耳边响起的那句「啥亲戚啊,爆点都没有」;
是她跳楼后的那句「好疼啊!怎么一点伤也没有」,没有伤口的疼痛反而更难受;
这些细节,像是潮水一般,一下子冲击过来将你我包围,而后《送你一朵小红花》响起,情绪迭代,前面小纸条的铺垫Call back,让我们一下理解了那一个个「我能打」的背后,埋藏着的是怎样想要割舍的过去,和多么强烈的决心,坚持下去,唤醒那颗自爱之心,告别过去的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已经赢了,为自己而活,就是赢了。
不得不说,明明可以创作一首新的歌曲,但小红花放在这里,一是更容易引起情绪共鸣,二是还能唤起之前电影的情绪迭代,一举两得。
影响深刻的细节
1.乐莹的名字,ling,连起来就是贾玲的玲,一个谐音梗;
2.用大脚趾都可以关电视,确实懒地有点勤快了~
3.扮成弥勒佛合影的再就业,是个办法;
4.小度小度,在呢,听妈妈的话,一不小心就是一记组合拳~
5.我TM看你像排骨,对,东北故事;
6.烧烤店名字,大碗鱼乐,又一个谐音梗,贾玲的公司名;
7.片头,场景中出现的人物和对应的角色介绍是对应的,如音乐指导对应的是街边卖唱;编剧指导是算命的……
8.南边的窗户打开,北边的就自动开了,重新定义「南北通透」~
9.东北妈妈叫你起床的两大绝技,一是开始收拾屋子,二是直接拉窗帘~妈妈再爱我一次!
10.东北文化学习,剋(kei,三声)哈哈哈,近义词应该是扣吧,个中差别,请咨询身边的东北朋友;
11.可乐里面扔烟头,一锅鸡翅白瞎了,哈哈哈
12.你这给孩子当大姨妈的,不出点血不行啊~
13.婚内出轨,孩子也不是男方的,那男方不给抚养费,好像也确实挑不出来毛病;
14.吴坤说滑旱冰,沙溢说回哈尔滨;尔滨啊,你是真的火了;
15.确实约你出来没说办卡的事,直接领现场去了~
16.误会的创可贴,贴在镜子上,轻轻一碰,镜子就碎了,因为创可贴贴住的地方,就是最脆弱的地方啊~
17.人活着嘛,总得拼一次;挣钱,是生活么?
18.抽烟,我不会!哈哈哈
19.不是很喜欢有那么多通过下雨渲染情绪的地方,想起之前范伟的一段采访,说拍《漫长的季节》唯一一次跟辛爽意见不统一,是王响看到王阳溺水那场戏。因为这场戏很重要,范伟希望导演能给演员一个刺激情绪的环境,比如下一场大雨。但辛爽没采纳,“范老师,我特别希望就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突然发生了这件事。”范伟:“我一下就明白了,他是想让所有事情都发生在日常里。”
最后,喜欢电影中贾玲和父亲吃饭时讨论的那个问题「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朋友想要,你会给哪个」,她说自己之前两个都给,却没有很多朋友,因为朋友都认为她不喜欢吃苹果;与人相处并不是一味地付出真心就够了,相处是两个人的事,只有双方都舒服了,才能长久;她说自己现在看心情再给,是啊,先考虑自己,掌握主动权,也是掌握情绪自由的权利。
电影最让人热泪盈眶的,不是她最后带着腹肌出场,宛如脱胎换骨;不是她最后接了长发烫了大波浪买了好看的晚礼服;而是第一次拍摄更衣室出场时走到半路她就转身哭了,那时眼泪的生命之重只有自己能懂;是她决定了就去做了,并且就坚持做到了,电影最后显示了贾玲的改变之旅备忘录,记录了2023年一年以来她几乎每一天的体重和简单心情,看到有「大哭」「第一次可以翘二郎腿」「心态崩了」「去你大爷」「昨晚偷吃了一串羊肉」「哎」「摔秤」「凌晨三点,好饿」「杀青要吃两串烤鸡爪」「M码衣服」「大家都没有认出我,开心」「我看啥叫极限,来!」「120字开头啦!!!」「我还活着么」「天啊!!!我有脚脖子啦!!!原来我有脚脖子!!!」「要重新拍证件照!」「青筋爆出来咱们就吃大米饭」「一百斤!一百斤!我做到了!!!要永远为自己骄傲!」……
最后一条是11月24日(117)——终于杀青了!!!我接了长发!烫了大波浪!买了好看的衣服!未来要怎么快乐,怎么来哦,你只活一次,对吗?
最后那一句话,掷地有声,你不得不承认她是个狠人,决定了就去做,去坚持,去改变;而不用再用身材去维持被别人喜欢的人设,是其中最棒的一点,也是自信的最大证明;看到她因为李焕英的分镜不够好去学了画画,有好几首电影插曲也是贾玲作词,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真好!
希望你也可以,新年快乐。
真的没了~电影中贾玲重遇搬砖的大头,分开后的BGM是一段RAP,原版的音乐是《The greatest trip》,非常棒,也契合主题,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出自Kaptain的专辑《Victory rock anth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