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对纪录片很挑剔的人,都不得不感叹此片的水准、视角和真实性(尚未考证案件,看评论说找不到,在这里画个问号。但镜头呈现的日常非常之真实)。
老太太和好姐妹躺在床上聊爱情、中年妇女去找陈教授咨询性生活的那几段我不知道导演是如何处理镜头的,实在太自然太真实了。全片的叙事口吻是客观但不冷酷的,6、7段不同的故事穿插起来,并没有野心来批判或歌颂一个时代,只是想要讲一个经历转型的城市里的死亡和爱。不知道为什么中文翻译成《逝》,在2021年看到这个片名也有一些感慨。
看到供述罪行部分的时候,心里想,这哪是纪录片,明明是剧情片,还是特别优秀的那种。既真实又具有张力的罪行、还在建立中的法制,让人不适。第一次看到真实罪犯的供述,真实得浮夸,他的结巴、承认和最后的上诉,尤其是上诉失败后沉默地签字部分很打动我。司法确实是不完善的,很多证据都没有找到,这个故意杀人罪到底是否真的成立,这一点导演没有表态,也是此片打动人真实的一大体现。
笑了很多次,基本都与性生活有关。午夜电台的存在本身就还挺让人惊奇的,性健康是一个可以被公共讨论的问题,讨论生殖器长短的部分太有意思了,党员打电话来,主播大姐反复告诉他不要把自己的性生活和党员不党员联系起来,“党员也是要有性生活的!”我边笑边震惊,在信息中心化的时代,我们竟不是有丝分裂的。
哭了两次,一次是在老头唱Mona Lisa的时候,一次是在片尾,每一个故事都告一段落,老头老太太坐在电视面前,看邓的葬礼,老头说,下一代会更好。
1997年,是我们的新浪潮,开放发展中伴有一丝混乱,希望中也有伤痛,我们谈性、跳舞,心脏病小朋友写字和学戏曲的小孩念英语两处也是神来之笔,全球化进程里个体的生活景观都在这里呈现了。
中间舞厅跳舞的部分,想到了周防正行的《shall we dance?》。谈谈情、跳跳舞,唱英文歌,谈一场黄昏恋。中国人、日本人还是英国人,不过是在不同的背景里做着相似的事。
站在新时代回望,全是陌生和怀念。说什么都是轻飘飘的、词不达意的。
看完打开朴树的《我去2000年》,听着专辑,他唱:“荒唐是吧 悲伤是吗 没有办法/就祝咱们都小康吧/大家一起去休闲/就让该简单的简单/大家一起来干杯/为这个快乐的年代/泥锅泥碗你滚蛋/你追我赶到2000年”……
迷惘是时代的底色,不完美中有爱恨激荡,但一切变动中,我们还能拥抱真实。这部纪录片能够在1997年深入公检法和小百姓的生活,其存在本身,就是真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