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的电视剧,不得不提当年的《熔炉》,改变了韩国的青少年保护法,而这部剧则聚焦了青少年的犯罪,能看出韩国致力于改变目前尚不完善的青少年犯罪规制的问题,现实意义拉满的情况下,想从电视剧的角度看看这部剧。

实话实说,对这部剧期待值是很高的,因为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女主也是我蛮欣赏的韩国女演员,当年的《信号》真赚足了我的眼泪,但是这部剧说实话,她的演技非但没有惊喜,甚至说是没有及格。不知道是脸部填充过度尚在恢复期的缘故还是什么原因,她的脸部很僵,看不出表情,甚至有点馒化,满影响观剧感受的。

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剧的一些价值输出还是很值得共鸣的,虽然女主人设是有点难以名状。

《1-2集:未成年人虐杀分尸案》

1.法院设置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

2.少年法庭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人类是永远学不会反思的是吗?想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案子结束了就是真正的结束了吗?难道我们除了等待下个案件出现后再次进行审判之外上什么都做不了吗?

...

3. 法官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

受害人的母亲那里真的狠狠扎心了,难受受害人就没有活下去的权利吗?

《3-4集:家庭暴力案》

《4-5集:青少年教化中心案,青少年组织及强迫卖淫案》

这几集都太好哭了

...
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孩子们,在受害之后就不会再长大了。
...
能给予少年犯机会的人,只有法官。
...
大人们永远无法理解,孩子们当下收到了多么严重的伤害。
...
在家受到伤害的孩子们往往会有自虐倾向,他们明知故犯,只是因为希望自虐带来的痛苦,也能对家庭造成伤害。
...
他们想引起注意,想传达自己的痛苦,希望别人不要忽视自己。
...
妈妈爱你这里真的很好哭啊????

明明都是些韩剧爱玩的那些老梗,可是还是忍不住一直流泪,几个配角的演技还有那些触动心弦场景,适时的bgm,还是狠狠共情了。

那些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是孩子求救的声音啊。

孩子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家庭的问题啊,看似即使出身险恶也可以选择一心向善,可是他们的出身从一开始就是没得选择的。那些不配为人父母的人,会源源不断的给社会制造垃圾,但是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6-7: 集体舞弊案》这个主题我愿称之为本剧最高光的案件,直接封神。

看似讨论了教育制度,实质讨论的是社会制度的问题,还顺带吐槽了一波政党制度,部长演技直接封神!

韩国应该是全亚洲最卷的资本主义国家吧,不知不觉教育这个看似最公平的竞争演变成了社会资源的一种的打拼,努力与天赋再也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标准了,由于资源有限导致内需减少,人力资源的过剩,怪不得韩国生育率跌破眼镜。

...

而教育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不是一考定终身,相继加在学生身上的负担更重了,每一场的考试都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学生一刻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

糟糕的系统只会制造出糟糕的人类而已。

...

部长跟议员几段吃饭的戏真的可以封神,部长演技在线,讽刺效果拉满。

...

这一段跟老白演的《法官大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生正直的法官都是因为儿子坑爹万劫不复,走向不归路。

不同的是,老白是为了儿子的性命,部长是为了修改《少年法》,可是手段不对,即使目的再光伟正,结局肯定不能正确。

...
...
...
...

这里部长太好哭了,我第一眼就认出你来了,谢谢你成为一个这么优秀的大人。????

...

不得不说,部长的演技真的好,中间的纠结,懊恼,悔恨还有释怀演的太到位了????

《第8集:未成年人校园霸凌案,无证驾驶致人死亡案》

...
这一幕,跟日剧《非自然死亡》“幸福蛋糕”里面,一个工人给老板送蛋糕,由于过度加班疲劳驾驶摔在地上看到满天的烟花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对比,写尽了心酸。
...

这个故事看的肝疼,法律不是万能的,学校跟家长除了加强反对校园暴力的教育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加强未成年人如何向外界求助的能力。为什么我要说这是一种能力,因为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要靠后天的教育习得的。看到这些案件真的很痛心,因为他们明明都是受害者,可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求助如何应对,而变成了加害者。我不能理解的是植物人小哥明明跟男主关系这么好,遭受校园暴力之后为什么不向他求助呢?还有那个被拍照的女生,明明整件事情她是一个导火索,面对如此不公平的结局,她作为既得利益者,最后受伤的只有为她出头的植物人小哥跟死去的努力赚钱养家的建筑师,真正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却没有遭受任何处罚,就因为她的软弱,她的良心往后余生真的可以过得去吗?

这个案子不完整就是,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植物人小哥的做法是否是唯一的选择,他们期间是否有寻求其他帮助,而这一切都因为证据不足都无从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