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2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20)6.72020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贾樟柯 / 贾平凹 余华

终于在今天去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贾导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什么呢,乡土。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影片分成十几个章节,从吃饭到父亲到余华,再到梁鸿,好像这些章节在逻辑上并没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但我想乡土是能把他们串到一起的。无论是回望过去吃苦菜以充饥的年代,再到后来由于文革,对于作家贾平凹一家的影响,到余华说到自己终于从一个总是被退稿砸中的人后来被<<北京文学>>的编辑邀请去改稿,以至于在整个海盐县引起轰动被调至文化馆工作,再到梁鸿说到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以及梁庄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和故乡有关,平淡地在荧屏上呈现着,平易的不像院线电影,却使我想起了村口玩泥巴的铁蛋和王帅。

自己曾经有段时间很喜欢乡土小说,我在这里面看到了我们的父辈们对于土地复杂而深远的感情。如同贾樟柯之于汾阳,余华之于海盐,梁鸿之于梁庄。土地供养我们吃食,我们以同等程度的虔诚来回馈土地,父辈的一大家子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家门口的河流或者海岸上一家人的喜怒哀乐轮番上演,时间久了,有些事我们忘了,但土地还记着。土地将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尤其在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年代。当固定区域的土地上上演着同一群人类似的人生时,人与人、人与土地之间的连接就会被自然放大,爱和矛盾也就愈发突出和明显。家庭成员间、宗族间、村庄间联系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深重。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很难将自己代入情境中,可能影片叙述的故事实在是太平常了,就仿佛同村的伙伴在唠家常一般。随着不同章节的徐徐展开,我看到了,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家对于乡村叙事的持续表达。

开头一而一整齐的哨音和广播下激情而又乏味的口号声一下子拉回那个父辈所在的集体主义为先的、追求同质化的年代。顺着雕像上镜头的移动,过去在面前徐徐展开。镜头对准一张张苍老的面孔,又汇集群体、吃饭、食堂这些元素,同样苍老的面孔拿着一样白色陶瓷碗,几人围坐一桌进行着吃饭这项神圣而又必须的庄严活动。年代感扑面袭来。我所能看到的是在过去的岁月中,物质的匮乏使得人与人间的力量尤为凸显,可能是缺乏机器的缘故,后工业时代的浪潮似乎没有深刻地影响到贾家庄中。

过程中为我也不停地去思考关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前看乡土小说,想着有一天我也要去写乡土,可是提笔的一瞬,我发现我无乡也没甚么土可值得怀念,我从小出生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有哪里有村庄值得我书写呢。如同马烽先生在写所兔中还是觉得自己写农村好,我想我们生活在何种时代,笔下的文字也就身处何种时代,这一点很难不契合。我们说乡土,不是去说一种情怀,而是多少年后在异乡梦惊醒回望到的山水和人物。

沈从文说“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那头是白发”。可能自由恋爱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和中意的人搭伙过日子。浇花、烧饭、聊天、包饺子。

影片中在远行这一个单元镜头给了火车上诸位的特写。做什么的都有。远行可能是归乡,可能是高飞,从归乡到远行,似乎是游子的成年洗礼。如淬火一般,变得坚硬,至少表面上如此。

“你生在哪里,你的一半也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这句话十分中肯。我总是在影片中数次回望自己的故土,一座骑车就能很快绕一圈的小城市。是的,我想他了。想他的泥,他的土,他的樱桃树,他的滔滔江水,他的江心白洲,想念他的圆月。

在时代的洪流下,有些人在海里,有些人在岸上。在海里的人,有些人想一直游,竭尽全力直到看到海水变蓝。我不知道在海中竭力游泳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瞬间,会感受到魂归故里,那种如电击般的感觉从头顶直穿脚心。恍惚间故乡又远却又近。

关于“背叛”,是对正常轨迹生活的叛逃,是对自我的宣誓,或许是从墒增到墒减。余华和梁鸿都背叛了。

影片没有采用采访或者对话的形式进行,而是用主题的方式进行更为自由的表达。看到了诸位作家对于家乡持续的诚挚性叙事。以单元的形式,似乎很自然就从一个单元进行到下一个单元。所有的都是在一种近乎自然的情景下进行的。事物发生,时光流转,侃侃而谈,海水变蓝。

我想影片给了我们发呆发空的时间,在海边堤坝上让海风也吹乱头发,在梁庄的河流旁看河水拍击着石头,静静地走着,坐着。影片以极为自然而顺畅的叙事呈现中国时代的变迁、家庭的发展、个人的经历。我想导演也在海里,游到了蓝色的地方。

我想我们都跳进了海里,随着海浪拍击石岸,如梦般到了蓝色海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