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姐、杉姐,首发微信公众号《伊姐看电影》

01

央一收视冠军,爱奇艺热度第一,豆瓣5万人打出8.7……

改编自当代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最近播出了。

散文集改编电视剧难度很大,但收视效果却意外惊人,我几乎是一边刷剧,一边看机票的。

当然,不止我,全网都跟着《我的阿勒泰》,醉氧了。

...

成群结队的牛羊。

...

肆意奔跑的马。

...

潺潺的小河,水面闪闪发光,里面还有各色各样的石头。

...

穿着长裙的汉族女孩……

...

更别说,这里还有天然的松胶、木耳、手工羊油皂、树皮纸......处处都是宝藏。

...

燃起篝火、挂起彩灯的夜晚,舞蹈和歌声里写满了爱情和浪漫。

...

...

爸爸去世后,妈妈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到处搬家,越搬越偏。

李文秀之前生活在县城里,现在要回家找妈妈不是件容易事,直接上演了一出“人在囧途”。

首先是交通不畅,各种颠簸之后,还要步行。

...

环境也很难适应,一不小心就被牛羊包围,踩屎更是家常便饭。

...

但这个妈可不是一般的妈啊,开场第一个镜头,她教村里的女人说汉语,打卡单词是“我去”“滚蛋”“你个傻子”。

...

电视机坏了,她就徒手盖一个石头的给奶奶看。

几只小鸡从画框走过,就是农业频道。

...

...

妈妈和奶奶都不认识自己,一场戏就足以说明,李文秀是这里的“外来客”。

别人对她陌生,她对这里的一切,更是陌生。

但李文秀一直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当她发现妈妈的小卖部有很多欠债后,就想主动给妈妈要债。

...

李文秀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床都会被她睡塌。

...

李文秀的处境,怎么看都是水土不服+凶险不断。

03

故事以外来者李文秀的视角切入,保持着传统风俗、不会说普通话的新疆农村牧民显得神秘而危险。

但随着故事的娓娓道来,这里的秘密也被揭开。

男主巴太看上去很凶狠,还不起债就直接骑马加射箭。

...

他们斤斤计较,母亲去买羊,牧民为了价格,能和母亲讨价还价一天。

上一秒他们还争得面红耳赤,但眼看天黑了,他们会邀请买羊人留下来留宿,第二天再谈。

而晚餐,就是那只羊。

...

他们保留着父权社会的最大利益,如果当地女人死了丈夫,需要改嫁,孩子是要留在男方家里的。

但并不是没有例外,如果男方生前答应过离婚,女方就可以带走孩子,哪怕死无对证,男方家里也会到处去询问有可能知道这件事的人,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承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

阿勒泰的风光和牧民的习俗,不断感染着李文秀,一心要去北京当大作家的她,反而在这里找到了身心的归宿和写作的灵感。

...

...

两个人最初的交集,完全是出于青涩男孩的无聊,故意逗弄。

但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当他渴望被你注视,往往是爱的开始。

...

...

或者是角色人物的微表情和柔和的用光。

特别符合少男少女懵懂腼腆的气质,和阿勒泰纤尘不染的人文风景。

...

男孩的占有欲是,别人来买东西的时候,你对别人不要太热情,不要笑。

...

有人说,《我的阿勒泰》不够真实,只保持了美好,没有写出它凌冽残酷的一面。

但我却恰恰认为,电视剧在尽可能地保持着原著散文诗的调性,把所有琐碎,都化为了诗意。

04

导演滕丛丛是凭借处女作《送我上青云》提名金鸡奖的女导演,她将女性被压抑的欲望和禁忌,第一次搬上国产银幕。

这次,在《我的阿勒泰》中,她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被大家称赞:

世界需要女导演。

...

遇到毡房漏雨,李文秀会用绳子把塑料袋系起来,高高低低挂满了房间接雨水,像是一个梦幻的水乐园。

...

明眼人都能看清的玻璃残片,在奶奶的眼中却是绿宝石。

在奶奶的眼中,是武侠片里的人,还是看武侠片的人,以及是宝石还是玻璃残片,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颗指向生活的、无比珍贵的心,有没有善待自己。

...

但托肯不只是会抱怨,她在找到真爱后,大胆地和公公和父母提出要改嫁的想法。

虽然急着要改嫁,但她并不是恋爱脑。

男方说两句不爱听的,她要马上回怼,还能用“不跟你结婚,我刚好去县里饭馆子做事”来威胁一下。

...

在舞会上为李文秀翻译新疆歌曲的那段,简直把托肯可爱又大大咧咧的性格演到了极致。

李文秀:这什么意思?

托肯:就是爱嘛,爱来爱去的。喜欢上一个小伙子,咋办,咋办,咋办的。

咋又是一个爱情的歌,我们怎么天天爱来爱去的。

...

...
05

《我的阿勒泰》用各色各样的女性角色,为阿勒泰点缀了生命的弧光和亮色。

但这抹亮色中,最耀眼的,还是母亲张凤侠,她是自由与灵性、粗犷与脆弱、豁达与敏感的结合体。

马伊琍演活了这个地母般的角色,整个人与阿勒泰,天然地相融在一起。

皮肤粗砺,黑里透红,穿皮靴,梳双马尾,戴金属耳环,处处透着边疆人的生猛和率性。

很难相信,半年前,她还是万般风情、一嘴上海话的上海女人玲子。

...

...

但更多的,是聪慧。

奶奶不认人,她能迅速扮成售票员,让奶奶心甘情愿跟自己走。

...

路上捡回来的男人跑了,她没有眼泪,潇洒地说:“男人没了再找一个嘛。”

...

实际上,她明知有些人根本还不起账,还让大家赊账,也是为了讨好当地人,赚钱都是其次的,开小卖部,是为了积攒在当地生活下去的人气和底气。

当然,人物要丰满,要立体,她也有她的怕,更有她的伤,只是不轻易表露。

每晚喝酒,是因为想念死去的丈夫。

...

哪怕是被狼追着跑,她的第一个反应,也是“这是不是你爸化的形”,妥妥的恋爱脑。

但正是这样的母亲,用最苍凉的心底和最坚硬的外壳,治愈了李文秀和我们的心。

女儿: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妈妈: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的......

...

让人醉氧的不止阿勒泰的风景,还有剧中人物传递出的朴素的人生哲学。

张凤侠因为丈夫去流浪,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早已融进了阿勒泰的民风习俗。

她对女儿持放养态度,一点妈味儿都没有,更不要说鸡娃。

内地人担心他们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但真正的游牧民族只想流浪。

他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作“人生是旷野”。

我开始思考,人不一定要有目标,不一定要有计划,不一定要安稳,更不一定要“有用”。

房子不一定要是砖瓦和高楼,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家,它也可能是牢笼。

衣服不一定要用线来补,钱也可以不是具体的数字,幸福更不是达到、通过,和拿到。

流浪有流浪的苦,但坐在办公室里,也有办公室的伤,被富养的小花,也有她的咆哮。

没有一条路,是指向完美生活的,不如就让人生成为自由的野花,尽情感受所有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狂风的冲击。

很多年后,李文秀学到了母亲那般的“流浪”,某个下过雪的早上,她在小卖部的门口扫雪,扫不动了干脆就躺倒。

那份随性和自由,是看着时间喝水、上厕所,掐着点交报表的我,永远都没办法体会的。

...

最后,想送上李娟的一句话,希望你也被这平凡的生活点亮着:

我这平凡的身子,平凡的四肢,不久后将裹以重重的衣裳,平凡地走在黄昏之中。这平凡的生活,这平凡的平安。

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

《导演请指教》荐影团嘉宾;

中宣部原动力漫画《我是人才》编剧;

微博、豆瓣电影、搜狐、爱奇艺,认证影人;

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在看,需要❀你的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