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于《戏梦巴黎》居然高踞我豆瓣影音top10第2位…
本来想今天写一下周末看的《西伯利亚来信》,下班后看L发来“工贼”问题研究的一篇文章,里面写了布尔迪厄、福柯、葛兰西还有意识形态霸权,对我来说这些算什么呢?大概是一款《我的少女时代》。看到截图里面有一张动漫的台词是“……资本主义的幽灵”,想起来22年硬着头皮读过马克·费舍的Capitalist Realism:Is There No Alternative?
...
...


关于工贼的讨论文末,做结尾的是伊娃·格林的伊莎贝拉,在贴了Mao海报的房间里看书,想着重提旧笔,小写下《戏梦巴黎》。
“五月风暴,巴黎,左翼”每个词汇都让社科文艺爱好者毛孔深深为之洞开,像是你谈到三国两晋、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此类人大多也颇有感怀。
不必说,这是一种通用直觉,我分析良久才发现,大概是此类人(包括本人在内)长期生活在稳定的学习和工作中,对于失序和疯狂拥有深厚兴趣,对于捧哏和整活也有相当造诣(指不定曾经的签名还是“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
大多数场景下,笔者被戏称或认真介绍为文艺工作者的时候,都有一种无力辩驳但深表抱歉的难过羞愧。对,上面这段话纯贬义,纯恶意,看到这儿的你也一定,被我恶意到了吧:),说的!就是你!
豆瓣把《戏梦巴黎》评为高分情色电影,让笔者相当难堪(该类型在本人榜单居然拥有3/10席位,让人多少有点汗颜……读书人的事情……哦不,还是建议大家分清情色和色情……)。虽然现在大家习惯把戏梦巴黎当小煌片看……但是年轻的肉体固然美丽,但年轻的思想冲动更令人振奋。
是至少还有对自由的向往和改造未来的冲动,锐评一下就是,年轻人无法在经验社会的斗争中获得相应的权利,因而导演一方面拍了疲软散漫的学生运动,另一方面镜头一转:奔跑,抗拒规则,发泄一样的做爱……好像这些拍电影的人总喜欢把政治压抑移情到性压抑/发泄中来 —— 以此完成文艺片对政治的解构性鄙视…(?)
片尾罢工停学失败了,感觉下一秒主角就会耸耸肩膀说,大不了回家做爱。
你看,这就是小布尔乔亚学生运动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彻底性——热衷以理想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的劣根性,没有彻底的压迫就没有彻底的反抗啊……
说起来就像巧克力味的屎和屎味巧克力一样。
这么形容的话,那我也没好到哪去,到了自我批评的环节:
我大概是一只绿头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