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非“精神状态”莫属。不管是早八人,还是加班党,要维持稳定的精神状态,实属不易。而当精神状态真的出现问题时,到底该怎么解决呢?最近有一部新剧,直接击中了这个所有人每天挂在嘴边,却避之不及的“病”——
...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2023)8.92023 / 韩国 / 剧情 / 李宰圭 / 朴宝英 延宇振
... 哪里不舒服,就去医院挂哪一科看病、治病。唯独精神生病了,踏进精神科的那一刻,十分艰难。在精神病房里待着的病人,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坚持自己没有病,时时刻刻都要闹着出院的。另一种则是连自己有病都察觉不到的。
... 做了三年内科护士的郑多恩(朴宝英 饰),转到精神科工作的第一天,就被喊着要出院的病人,狠狠甩了一个耳光。这是郑多恩第负责的第一位患者,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吴莉娜。正当郑多恩按照以往经验重复流程时,吴莉娜却不停地在强调,自己没有病。还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母亲,向郑多恩托出还有秘密情人的事情。
...
...
... 了解之后发现,原来所谓的“秘密情人”,不过是吴莉娜臆想的恋爱对象。还曾因为跟踪尾随他人,被法院下了禁止接触令。一切都不过是她的幻想罢了。当吴莉娜再度提出想要出院的要求时,郑多恩直接说出了“妄想”两个字。
... 事实的巨大冲击,也让吴莉娜彻底爆发——甩了郑多恩一耳光之后,从病房里冲了出去,在大庭广众下脱光了衣服,当场热舞。每当受到刺激发病时,她就会产生癫狂的想象,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我。
... 而当回到现实时,却会被裸露的自己吓到尿失禁。目睹了这一切的郑多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
... 一起随同附赠的,还有火辣的脸边,以及被弄湿的、发臭的护士服。这也让郑多恩再度产生怀疑,转到精神科,到底是正确的吗?
... 毕竟是自己负责的第一个病人,郑多恩不希望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解决困难。她便向主治医生请教:双相情感障碍,是同时具有狂躁症和抑郁症的状况。而吴莉娜现在正处于非常典型的狂躁状态中,同时还会伴有严重的幻觉和妄想状态。
... 一切的源头,都离不开吴莉娜的成长背景。从小家境优越的吴莉娜,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安排之下。五指不沾阳春水,出身豪门的法官太太,连水果都只能吃最高级的水晶葡萄,从未违背过母亲意愿的吴莉娜,彻底疯了。
... 因为生病,因为压抑,因为反抗,而获得了比顺从多百倍的快乐。甚至比起听从母亲的一切决定,吴莉娜觉得,自己失控脱光衣服跳舞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在他人看来,她疯了、病了,不是正常人了;但只有她自己,在疯魔的状态中,找到了片刻喘息的自我。
... 除了吴丽娜以外,郑多恩负责的另一位患者郑河蓝,也有着极其严重的妄想症。就因为郑多恩给她打了一次针、做了一次房间检查,就被她盯上,成为了那个偷走她三千万积蓄的小偷。只要郑多恩出现,就会疯狂骚扰她、污蔑她,要求她还钱。
...
... 甚至把臆想中郑多恩的“罪行”,写满了病房的墙壁之上。身为护士,郑多恩必须理解、尊重并照顾好患者的一切。但当切换到本我状态,无缘无故地被否定、指责、污蔑,让她下意识地又再度对患者说出了否定的话……原来,郑河蓝的三千万,是被电信诈骗骗走的。
... 还不上房租、找不到工作、父母打来的电话中充满着催促与焦急,生活的窘迫之下,收到了一通工作录取的电话。郑河蓝没有任何的疑心与思考,就把自己的账户交给了骗子。正当沉浸在就职的幸福中时,却被告知一切不过都是骗子的假话罢了。她直接疯了。
...
... 所有的病征并非空穴来风,所有的警告都是情绪在求救的信号。但却没有人愿意相信,直到爆发的那一刻到来。就连身为护士、照顾了许多患者的郑多恩,也一样。
... 豆瓣8.9,网飞出品,改编自同名网漫。
... 提及精神疾病,总是会免不了将疯子、恐怖分子相联系。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精神病房,是恐怖的、失控的、甚至变态的。
... 但《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却很好地破除了这一点偏见。精神病房和其他病房固然不同,是敏感、小心的,但绝非极端、疯狂的。进出的医护人员随身不可以携带任何尖锐物品,包括剪刀、夹子、笔,甚至吊牌的绳子,都有可能刺激或者成为病人自杀、自残的工具。鞋子不可以有鞋带,门上没有把手或挂钩,甚至房间里没有窗帘。也正是因为如此,精神病房会比其他的房间,要更早地迎接清晨的到来。
... 清晨对于每一个身处精神病房的人来说,是终于又撑过去一天,是迟迟等待而来的光亮,更是向上向好的希望。除了展示精神病房的样貌之外,故事推进过程中,也借以郑多恩的视角,将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像是伟人也会患上的双相情感障碍,职场打工人因压力而产生的恐慌症,备考多年郁郁不得志而产生的妄想症,受到自杀事件影响产生的应激障碍,还有最普遍、也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抑郁症。
... 取代那些激烈疯狂的镜头,剧集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展现了这些游离于正常之外的病征。比如躁郁症发作时,便会瞬间消失,变成癫狂又难以捉摸的旋风;
... 恐慌症发作时,则会掉入不断涌入的浪潮中,深不见底,无法呼救,差一秒,就要窒息而亡;
... 还有抑郁症患者,通常都会选择性地忘记自己做过的事情,活在自己构建的“没有病”的记忆之中。
... 从带有偏见的看客,到绝对客观中立的医者,再到近在咫尺的家人、朋友,最后是自我。真实地面对情绪的发生,是贯穿全剧最大的难题。在精神病房里,吃药治病、住院隔离,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与其说是治疗,还不如说,他们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安慰。
... 学会面对并克服,是所有人一生的课题。生病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与视而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是徘徊在正常与非正常的边缘人。我们所有人,也都正在虔诚地等待清晨的到来。
... *本文作者:D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狗血离谱,颠覆伦理,这部瘆人新片竟然是真人真事 人性之恶,深不可测。尤其在手机和电脑普及之后,很多人把通讯网络的便利性、匿名性用作伤害他人的凶器。大银幕上,《搜索》《无形杀》《热搜》等影片,让我们看到键盘侠和无良媒体罔顾真相、吃人血馒头的可怕行径。现实生活中,关于电话骚扰、网络暴 ...
9分团队重磅回归,这部国产新片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确实开挂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好作品不断涌现。题材也五花八门,甚至一些看似冷门的主题同样能出精品,比如一口气拍了3季的《但是还有书籍》。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的当下,一部关于书的纪录片能被超过十万人观看,且三季都获得9分+ ...
登顶口碑TOP1,近期最佳华语片,没有之一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于患有特殊病症人群的关照。从盲人,到聋哑人,再到自闭症、脑瘫等等,这些作品既让这些社会边缘人群被更多人看见和关注,也造就了诸多口碑载道的银幕经典。比如让丹尼尔·戴-刘易斯摘得奥斯卡影帝的《我的左脚》,让莎 ...
开局就100%好评,这才是我唯一的电子榨菜 深夜,大楼里。黑暗中一名男子走进了干洗店,按动了开关。一件件洗干净的衣服转动了起来,还有一双看不清的脚。男子终于找到了想要的衣服,扭头却迎面而来——左边一朵白花,右边是一把砍刀。吊挂在传送带上的干洗店老板,死了。结结实实地压在了男子 ...
今年最走心的一部电影,绝不该只有75万票房 如果你突然得知自己一年后会失明,失明前的这段时间,你将如何度过?是陷入焦虑恐惧,还是将对这世界的最后一眼深深刻在脑海中?一对加拿大夫妇带着3个即将失明的孩子,做了个令人动容的决定:环游世界。他们想在孩子们失去视力之前,让他们尽可能多 ...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