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北美场,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大都会(Megalopolis)》若放到上世纪前叶,仍可被定义为一部前卫的佳作。但放到2024年的今天,其就是一部缺乏立意,充斥着庸俗教条的电影。
《大都会》(2024)以古罗马著作《喀提林》聚焦于以纽约为原型的城市“新罗马”(New Rome)中,推崇无情覆灭旧秩序,企图建立乌托邦的激进革新派喀提林,推崇传统政治制度,改进社会问题的保守派西塞罗和从中做梗、谋取利益的表弟普尔喀(希亚.拉博夫 饰)之间的权力斗争。全片主线由喀提林的反物理超能力为契子,讲述其变革的信念如何被“爱”所唤醒,在枪击后得到释放,并最后促成保守派与激进派的统一战线。
派系斗争、爱、保守与激进结合的改良派,复古的幕间字幕,制造眩晕感的快速剪辑,相似的名字,无法不让人想起1927年版的《大都会(Metropolis)》。
虽然在导演官方社媒中,科波拉本人并未谈及《Megalopolis》受到《Metropolis》的影响,但两部电影从立意角度来看相当相似,皆属于改良派。前者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爱来团结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后者则认为现有的政治制度可以通过爱来团结激进的变革派与图求稳定的保守派。两部电影皆是站在理想主义角度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但不同的是,《Metropolis》思考的深度问题可以被其古早的创作背景、大量符号的使用和深刻的阶级描绘所掩盖。而《Megalopolis》则将其思考的肤浅之处完全暴露在聚光灯下:一部21世纪的影片,对派系冲突的描绘竟如此平庸,完完全全依靠旁白的朗诵和角色的争吵来讲述理念,全篇看下来犹如听一位老学究干巴巴地讲课。科波拉构思了40年,电影界的厚度积累也多了40年,拍出来的东西却毫无深度。对激进派和保守派走极端的恐惧,也只能靠闪过的几个苏联卫星、群众暴乱来体现了。
总而言之,本部《大都会》再次体现了一个观点的正确性,那便是任何拖延了多年的电影项目都不值得信任。你不能指望一个四十年前的电影能带给你任何新东西,即便它的作者是整个电影届最负盛名的导演之一。科波拉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贡献一张电影票已是对他多年执着的最大支持。电影在进步,过去无法实现的点子,若无法得到现代电影标准的升华,就且让它留在过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