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的五星佳作!进入青春期的莱利加入了新的情绪小人,和新的运作方式。皮克斯又一次用强大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的情绪世界。
影片里对于青春期莱利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真实:对父母絮叨的不耐烦;为了合群而装酷迎合别人,放弃了做自己;面对友谊问题处理的乱七八糟;因为想融入的目的性太强,被看穿后的尴尬.....看到这些片段的时候好像在莱利身上看到了先前的自己,代入感太强让人头皮发麻甚至还需要暂停缓一缓再接着看()
先前的笑点也很有趣,秘密区的小迷糊像冷宫里疯了的妃子(bushi)兰斯的掉帧穿模卡脚撞门框,二了吧唧的包奇..但同时又有笑有泪。
乐乐在脑后区域抱着黯淡的“人格”,“Im not good enough”的声音愈加强烈地重复着,逐渐带上哭腔。乐乐怀里的“Im a good person”越来越弱,用着自我怀疑与失落的语气直到没了声音。从这段开始往后基本是哭着看完全片的。焦虑的失控让莱利崩溃,但脑后的峭壁崩塌,各色的回忆涌入信念池,最终形成新的复合人格。“Im selfish.”“Im kind.”“Im brave,but Im get scared.”....所有的情绪小人们都纷纷拥抱、接纳了这个多变的、“矛盾的”复合人格。这实质上也是莱利与自我和解的体现,最终莱利做到了控制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情绪无权决定莱利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过往的记忆组成真实的自己。
乐乐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But every bit of Riley makes her who she is,and we love all of our gril.”我们经历的点点滴滴塑造成了现在的自己,坦然的让情绪小人们拥抱它们吧。
《头脑特工队2》观后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