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末结课论文,求放过求轻喷。全场影评我请客,请大家点赞。
当你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就想想我的这篇影评吧,被你跳过的文字,也是我倔强敲下的键盘。
2015年上映的《头脑特工队》作为系列首部影片,一反传统动画电影的“幼稚化”叙述,为儿童观众打造了一个情感与心理深度并存的故事世界,也给成年观众一个剖析自我过往心理成长的机会。9年之后的续集一如既往展现了该系列在描绘复杂情感与心理过程方面的潜质,引导观众目光透过叙事主体的透明处探入角色内心的波动。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影片情绪叙事与自我意识的构建,并从多角度分析青春期这一母题如何被运用。
一、 双重空间的生存叙事建构
早期心理学家用“双重过程”的抽象术语来解读人类行为的奇怪细节,这种观念指出,大脑包含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快速、自动,在有意识的表面之下;另一个缓慢、能动、有意识。而现代神经科学家则寻求观念在生理结构上的验证——大脑的神经元接线方式与双重过程模型符合。大脑的某些区域,如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参与外部事件的操作;另一些区域,如内侧前额叶皮质,则监控你的内部状态,这两个加工过程总在相互竞争。这些理论已不再流行也不足以详尽表现分区真实情况,如名称所言大脑实际上只有两个系统显然不太科学,但“双重过程”的核心仍可以表现出大脑中竞争的精髓。
《头脑特工队2》围绕主角莱莉和情绪小人两条线展开叙事,拟人化心理过程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一般意义上的心理主义结构。情绪符号通过抽象思维进入潜意识,将具象事物化为不具象事物,自我的客体化对象化之外的现实世界与脑内的世界并构而成自内向外的翻转世界,即行为动机的“双重过程”、叙事结构上的“双重空间”。一体两面的矛盾争夺间,自由意志的导因归于何处留待思量。
二、情绪宣泄背后的逻辑脱轨
《头脑特工队2》作为皮克斯面向全球发行的系列电影续集,在情节表达上脱离全球化思维,如片中主角在冰球队的竞争等片段美式色彩浓厚,而这也就对本片情感背后的心理学呈现要求更为严苛——情感上不容易产生普遍共鸣,则困境必须在逻辑上更趋合理。
(一)有失偏颇的焦虑刻画
靠近焦虑就真的靠近高阶情感的多面性吗?不可否认,焦虑广泛深烙在许多现代人心底,“焦焦”也可能依附于行走都市的每一个人身上,但该片在这一层面上似乎只片面掠过焦虑表面。鲜艳的视觉形象外,难以窥见新引入的四种情绪(焦虑、尴尬、嫉妒、无聊)里其他三者的多面性内涵深挖。
家庭内部的不理解、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冰球队的名额期待,莱莉的焦虑成因多来自前额叶未发育成熟与对成功的向往,而这似乎完全是个体化的。影片中涉及的自我期望、他人期望、代际关系等方面都值得去切口讨论,但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浅尝辄止地带过,情感抚慰重复沿用上一部圆润包容的“接纳自己“话术,对焦虑者不够深刻的洞察难以给人足够的共情体验。或许不该苛求一部影片,还是受众群体多为低龄化群体的动画电影文本成为多权威的心理学治疗方案,但只要深知现实生活中焦虑患者对抗的不易,就不该在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里过分简化焦虑,至少它不该成为焦虑患者被评判的加注。
(二)主体隐喻的操控实践辩论
《头脑特工队》叙事着重于头脑内想象力的创造发掘,乐乐、忧忧等即便呈现了一场遭遇重重困难最终回归控制中心的大冒险,也皆因莱莉自身的状态受外在现实环境影响,继而影响到大脑中的情绪们,莱莉始终都主导情绪和头脑,她的情绪反应是与现实逻辑接轨的。
接续《头脑特工队》背景的本片中,随年份增长到了青春期适龄的莱莉完全被情绪操纵,哪个情绪在争夺中胜利站到了主控台前,主角就会在现实中呈现哪个相应的反应。可以窥见几分意欲贴近青春期设定的叙述动机,即由于激素与理性脑的发展水平矛盾而导致情绪体验强烈程度大幅攀升。但作为一个并无精神类疾病缠身,也无突发事件打击的人物,莱莉的情绪外露表现为时而欢笑时而忧郁,紧接着明确的厌恶与赤裸的羡慕,情绪波动是否夸张得太莫名其妙了?《头脑特工队》的概念更为恢弘复杂且设定严谨,除将单一情绪拟人化以外也有更多的情绪立足点,但“情绪小人”的情绪不等于人的情绪,不能仅仅将莱莉的行为视作完全的情绪操控实践,从而忽视了她并非是一个只有单一程序的实体。动画电影含虚构成分不足为奇,可若不贴合故事背景的现实逻辑,也就成了根植于设定层面的悖论。
三、青春期的个体转变勾绘
青春期时,青少年产生的生理、认知、情绪压力等维度变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这个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即个体将探索自我身份、身份处境、价值观等的思考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自我形象,分析青春期时内在认同与外在认同的耦合显得十分必要。
(一) 青春期的身体成熟
青春期的生物学变化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这些变化包括身高、体重的极速变化,体型改变与性成熟,而这也对应了电影中莱莉迎来青春期身体上产生的变化。莱莉从醒来后一直长在下巴上的青春痘就是生长突增期的激素分泌产物。
人格发展理论中,人大约在13岁时进入两性差异开始凸现的“生殖期”阶段,对两性关系的懵懂也由此产生。不止于第一部中对偶然邂逅的小男孩乔丹的好感,影片中冰球队人气人物瓦伦蒂娜与莱莉互动频繁的桥段似乎也表现了对性别、性向的探索,不过鉴于大部分受众尚处于难以分辨是非的年龄段,电影中点到为止的处理已足够。
(二) 青春期的神经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形式运算理论,青少年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有着情感方面的意义,在此之前可能只是喜欢或厌恶具体的某个人,但在青春期则可能是反感某种特性。与初中好友分别的同时,莱莉面临着渴望融入新集体的情况,在此之上难以平衡对旧友的感情和对新友谊的向往,因此朋友些许的怠慢在她眼里或许就成为了刻意的疏远。
难以自制的青春期情绪,既包含敏感易怒的非理性发作一面,也孕育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自我认知激荡的过程中,友情帮助她逐渐减少了“假想观众”的认知负担,她不再仅仅追求 “我很棒” 的单一自我认知,而能够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和缺点。
续集里幻想的朋友由首部中的公仔冰棒变成一群委身于秘密监狱的虚拟意识流人物,也表现了青春期持续增加的记忆容量里信息加工的取舍。
四、青春期与性别议题
皮克斯致力于呈现能面向成年观众的、更为深刻复杂的现代化动画,凭借先进的视觉技术创造了一个超脱于现实的童话宇宙,讲述梦想、死亡、自我等宏大生命体验,但这些建立在男性认同上。自19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以来,皮克斯动画电影讲述的故事基本都为男性主角,且情节涵盖主题极广:《《玩具总动员》里牛仔胡迪带领玩具们一路消灾解难;《超人总动员》探讨被迫回归家庭生活的超级英雄如何缓解中年危机……性别分配的失衡意味着男性是“一般的”,女性则是“特殊”的,女孩通过男性凝视来看世界,而男孩缺乏类似方式与女性角色产生认同,背后潜在建构的是男性气质下的意识形态霸权。
2012年上映的《勇敢传说》被称为皮克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动画电影,但女孩只在反叛两性关系时才能成为主角吗?2022年推出的冒险成长电影《青春变形记》在主题上以变身的红熊猫巧妙表现女性初潮,实属大胆创新。尽管《头脑特工队》系列里的主角并非单一女性角色,但无论是作为故事核心的莱莉,还是系列影片中分别引领观众经历情感旅程的的“乐乐“”焦焦“,都具备有别于传统性别模式下的气质特征。导演称系列影片的灵感来源于女儿的成长经历,莱莉的原型便是导演的女儿。期待《头脑特工队3》中莱莉在崭新成长阶段的奇妙际遇,也好奇”乐乐“”焦焦“与伏笔角色记忆奶奶能擦出怎样的化学反应。更期待加入女性创作者自我经验来丰富系列影片主题的独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透过私人叙述场域思考社会文化等公共叙事成为可能,女性方能在其中找寻自己的相似归属。
记忆奶奶和莱莉的年龄差怪逗的结语
电影市场呼唤更多以女孩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去激发小女孩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与自信心,《冰雪奇缘》中的Elsa之所以能席卷全球小女孩的喜爱正是由于榜样自身独立坚强的力量。鼓励更多动画电影里出现女性主角就是鼓励多元的性格特质呈现,以平常心看待女性主角的自然性格缺陷,不断提升包容阈值,也就会有更多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挫折时能有更贴近真实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