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先立人设:在男人堆里生存的女性,承受无处不在的性骚扰,作为军纪和准则的化身来树立威严。通过抓逃兵的情节来展现。“难道为了一个女人就能背叛革命吗?”“我要将你送交革命法庭。”代表着法律和纪律,她的人性中理性而强硬的一面。
画面一转,变成闲谈。原来此时她已怀孕多月,正在为此事苦恼。
“我三个月没下过马,就是想把孩子打掉。”
“我想用枪把这该死的东西弄掉。”(很有冲击力的台词)
女政委脱离红军队伍,被送往本地的基督教家庭养胎。画面给到女人洗衣服的场景,作为与女政委的革命生活的对照,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日常:家务活,洗衣做饭,照顾五六个孩子。小资产阶级一家为女政委量体裁衣时,男人嘲笑女政委的腰围,女人维护说女政委才不会在乎你们这种人的想法。又一组对照。
接着是生产的场景。特别惊艳的一段蒙太奇。
生产的过程,跟女政委在行军期间一段久困沙漠的经历重叠起来。产道扩张,就像一大群人顶着烈日与饥渴,使出全力推一辆深陷沙坑的马车,但那马车却纹丝不动,漫长、折磨、绝望。
生产顺畅时,深长而放松的呼吸声,配合着画面里车轮下坡滚动。结束时,士兵们奔向绿洲贪婪地汲水,而她被人递上一杯水,劫后余生般喘气“好像好些了”。
蒙太奇表现出了分娩的气势如同千军万马。
敌军入侵,红军撤退。寄宿家庭的男人却道:“现在是最好的时间。一个政权跑了,另一个还没来。没有人敲诈你,没有人欺负你。”
听到枪炮声,孩子在哭,男人在咆哮,女政委平静地说道“三英寸口径”。
女政委:“你从哪里听来了善良的共产主义的传言?共产主义凝聚了工农大众的鲜血,人们喂它吃了不少子弹,它也就变得凶残了。无休止的战斗,战斗得头都发晕。”女政委内心的动摇。
女政委:“人们需要的不是梦幻,而是不惜用生命去换取真理。”——“去死?那什么时候活呢?”价值观的摇摆。
防空洞里,战火在燃烧。小资产阶级一家苦中作乐跳起了舞:“xx同志,我们是再也不会有电车了。”电车,象征小资产阶级的城市生活理想:“这辈子不是在躲避战火,就是在忙着埋葬别人,人生如此匆忙,连跟人好好闲谈的时间都没有。”
大人和孩子热情地邀请女政委一起跳舞,下一个画面却切换到了葬礼。镜头语言:在女政委的眼中,这种欢愉虽然具有吸引力,却象征着死亡。音乐也从轻松的爵士乐切换成了肃穆惊悚的风格。
可小资产阶级的人们只会祷告:“上帝啊,求你别抛弃我们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伴随着祷告声,画面里女人和孩子熟睡的模样,姿势和神态都像殉难者堆起的尸山。
可世上从没有救世主。女政委隐入黑暗。再次现身,她抱着孩子从象征着“逃避”的黑暗地窖里走出来,此时正值白天,阳光刺眼,部队行军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又见戎装与战马,她拆毁房门上作为防御工事的木条,将象征小资产阶级生活的连衣裙换回军大衣与军靴,最后一次哭着给孩子喂了奶,追随她的红军队伍,消失在团团硝烟之中。士兵的脚步踏上雪地,曲调悠扬悲伤的《国际歌》响起,全片完。
听到枪炮声,孩子在哭,男人在咆哮,女政委平静地道“三英寸口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观剧笔记ep01:好好侍奉君王,就是宫女应该期待的人生
开篇一个鬼故事抓眼球,月黑风高的夜晚,含冤的女鬼诱导人沉湖。鬼故事的主角通常是女性,在封建制度里的弱势者,唯有通过死后化作厉鬼来平冤。就在最吓人的关头,镜头一切,一群身着红镶边的衣袖的小宫女聚集一堂,原来是正在说书,说书人就是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