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是作者关于佛学研究的论文选集,共15篇。

作者钱文忠曾跟随季羡林先生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并曾到世界佛学研究中心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可以说是站在了世界佛学研究的前沿。

书中有意思的一篇文章“佛教社会功能四题”,钱文忠教授总结了佛教的四个社会功能,

即:1,超社区的凝聚功能;2,超专业的教育功能;3,超事相的抚慰功能;4,超界别的摄护功能。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努力的无奈和比较的烦恼与日俱增。

社会的交往发展带来,有太多的苦恼,太多的痛苦,

而迷茫人常去的地方——寺庙,也算可以让人得到抚慰。

这里接待过若有所思的古人,今天仍然接待着他们已经迈入网络时代的后人。

这里的抚慰功能是暂时有效的,出了此地,烦恼依然围绕,入了此地,烦恼没有消亡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