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给出一个小结论:相较于前作的一塌糊涂,《侏罗纪世界:重生》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无论是氛围的渲染、场景的布置,还是特效的设计,都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电影的灵魂始终在于故事的质量,很遗憾,《重生》在故事层面的表现却依旧令人失望。
影片的剧情设置与《侏罗纪公园2》如出一辙,仍然是资本方为猎取恐龙而组织探险队登岛,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从捕猎恐龙本身变成了追求恐龙的血液样本。这种套路虽老旧,但尚可勉强接受。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人物塑造的极度失败。
影片的主要角色由一个唯利是图的女雇佣兵、一个恐龙学家、一名疑似曾经失去过孩子的男雇佣兵,以及老套的邪恶公司代表与一群毫无存在感的配角组成。这种人物配置完全照搬了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但电影却偏偏试图强行赋予这些角色“高尚”的道德光环。例如,一个明显只为钱工作的女雇佣兵,居然轻易地被说服放弃丰厚的佣金,转而选择将恐龙血样公开,号称是为了造福全人类。问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医药研究本身就依赖资本,大量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公开样本未必能真正带来廉价的药品。这种强行拔高的圣母式叙述,不但缺乏真实性,也令人反感。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作为专业的恐龙学家,居然发表“人类遭到恐龙攻击都是咎由自取”这样离谱的言论。诚然,“动物至上主义”的言论在某些极端环保人士口中并不新鲜,但由一个明知不该登岛却仍出于个人欲望踏入恐龙领地的人口中说出,则显得愚蠢且自相矛盾,滑稽可笑。
影片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被雇佣兵从海上救起的一家人的故事线。这一群角色的登场完全是莫名其妙且毫无必要的,起初以为电影将借助双线叙事增强故事厚度,但事实证明这一家人的剧情对主线毫无帮助,仅仅起到了强行增加小孩角色以制造危机情节的作用。电影还花费大量篇幅叙述了这家人的内部矛盾,比如父亲和准女婿之间的关系转变,但这些琐碎情节与整体故事毫无关联,反而使故事显得更加零碎、混乱,严重破坏了观影体验。
当然,有观众或许认为恐龙电影的核心应当是恐龙本身,而非剧情。然而即使从恐龙呈现的角度来看,电影也只能勉强及格。据统计,在影片的前四十分钟内恐龙几乎鲜有露面,剧情又十分乏味混乱。尽管电影后半段确实出现了一些表现出色的恐龙场景,紧张刺激的氛围和动作戏也较为精彩,但整体剧情的薄弱仍然令观众难以产生真正的共鸣。
我理解主创团队在这部电影中试图表达保护环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观。然而遗憾的是,电影的表达方式却简单粗暴,缺乏足够细腻的铺陈和感人的情节设计。价值观的传达变成了毫无技巧的强加,而非潜移默化的启发与感动。这让我不禁再次想起了最初《侏罗纪公园》中马尔科姆博士的经典台词:“生命会找到出路。”时隔多年,这句话依旧深深震撼着我。这种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靠生硬的灌输所能实现的,而是源于精妙的故事与打动人心的真诚叙述。
如果《侏罗纪世界》想走的更远的话,我想是时候回头看看曾经来时的路了。
特效之下的苍白灵魂——评《侏罗纪世界:重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个属于小人物的故事
这部电影已经是二刷,刚开始并没有抱着很大的期待,单纯是为了陪朋友,但是在短短的两小时里,它却让我收获了许多的感动与共鸣。纵观整部电影,好笑的地方不少,存在的问题也蛮多。编剧试图用一个虚构的小镇来作为背景去对一些不连贯、不合理的片段解 ...
荒诞下的孤独与心酸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回魂夜》的话,我想一定是荒诞。在这个喜剧元素和恐怖元素结合的电影里,荒诞和不真实是贯穿整个电影的主题。在整部电影中,周星驰所饰演的抓鬼大师用他一套套诡异而又离谱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 ...
枪是用来保护人的,法律亦是
“枪是用来杀人的,而不是用来杀人的。”敲下的字一遍遍的被删去,一时间我不知该如何形容枪王这一部典中典的电影。在电影中,由张国荣饰演的射击高手因击杀失去控制射杀人群的警察而染上了杀人的瘾,走上了一条杀人的不归路,最终在和由方中信饰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