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电影:卓别林的杰作之一,经典无需多言。
关于1925重构版:此次放映的并非是常见的1942年卓别林重新配乐并加旁白的“有声版”,而是长期以来被卓别林协会官方定义为非正式版的“1925重构版”。为何要叫“重构版”呢?因为卓别林销毁了1925年的原片,所以只能用现有的材料,即一个私人收藏家的胶片、以及1942年的有声版、还有一些档案馆提供的不完整胶片,拼凑出一个最接近原始公映的版本。1994年,Photoplay完成了1925原版默片的重构版,并被收录在华纳/MK2发行的DVD花絮碟中。
关于4K修复版:2012年,CC标准收藏版发行了《淘金记》蓝光碟,其中收录了1925重构版和1942有声版。1925重构版是基于Photoplay版的2K修复,并且收录了Timothy Brock根据卓别林配乐重新改编的音乐,这是首次影迷们看到1925默片原版的高清修复。
这次的“4K修复版”绝非是此前“2K修复版”的炒冷饭,因为我发现有不少镜头都替换成了画质更好的胶片,这并不是数字修复技术的功劳,而是与全球更多档案馆的合作(比如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档案馆、现代艺术博物馆、Blackhawk Films、Lobster Films等等),使得修复者们获得了更多效果更好的素材。对“2K修复版”熟悉的观众会记得,有一些镜头丢帧非常严重,导致动作非常不流畅(尤其是舞厅里男女主角跳舞那段),而在4K修复版中,这些镜头大多数被替换成了无丢帧的版本。另外,虽然“2K修复版”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画质,但不同的胶片状态差异很大,每次切换时,画面的清晰度、色彩(这里指灰度)都很明显发生变化,而新4K修复版很好地统一了各个不同素材之间的质感、色彩,使频繁的素材切换在视觉上并不明显。
音乐是直接使用了Timothy Brock 2011年的那版配乐,和“2K修复版”相同,但是由于有些镜头不丢帧了,所以画面时长增加,偶尔能听到配乐被拉伸后出现的轻微失真。
关于中国版:首先,居然有龙标。看来有望全国大面积公映?照例吐槽一下翻译,“A Dramatic Comedy”翻译成“情景喜剧”、“mule”翻译成“驴”……其实问题还挺多的,但也记不太清了,大都也不是很影响观赏。结尾可能是因为默片版“The End”字卡后没有演职员表了吧,导致“中影集团引进”之类的字幕在影片正片内容还没结束就已经开始放了。
P.S. 我这场(北京百老汇当代MOMA)有一点点的音画不同步,声音大概慢了半秒左右(Timothy Brock配乐中的音效与画面配合非常精准,所以还是能察觉到),不知道是DCP还是影院放映的问题。倒是基本也不影响观赏,只是太熟悉了,所以这里给挑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