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年龄段供向的动画,首先是满足了孩子的想象。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死去的亡灵世界,很奇特。

在这个世界,每年亡灵节,需要有人供奉才能回到人间。这个设定太有意思了,因为有人挂念,才有回去的必要,而活着的人需要得到死去人的祝福,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一个在冥界的生命力是人间的记忆获得的,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去世,也是他消失的时候,这就是“终极消失”。

东西方文化也是相通的,中华文化有着更强的祖先崇拜,我们也相信死后的人们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他们会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通过祭祀与祖先交流,祈祷保佑我们的生活幸福。

而一个人的真正死亡并非肉体的消亡,而是最后一个记得她的人的死亡。

所有死去的拥有爱的人们都会重逢。

剧作很巧妙工整,每个伏笔都有回应。起承转合,有反转,误会、巧合、反转,蒙冤,坏人误会澄清,戏剧性冲突拉满。

美国电影工业不是一般的强,好莱坞的动画完成度太高了。去年看的《长安三万里》,人物建模真丑,故事讲得很一般,至少可以说,没有讲好一个值8分的故事。

《长安三万里》就是一个诗词欣赏课,父母买票给孩子接受诗词教育。

在国人的观念里,电影一直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一种娱乐方式,必须要以一个教育的名头才能走进影院,看完之后还要写个观后感,加深教育。

好像我们看了电影,就一定要懂得了什么道理,学会了什么知识。

电影和观众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部分电影制作者一开始就是以高高的姿态,俯视观众,以教化、甚至是愚民。他们觉得观众是愚昧的,罪恶的,而看了他们的电影就就获得了智慧,得到了救赎,净化了心灵。

于是,电影带着教化目的被创作,观众带着被教化目的观影,属于属于双向奔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