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含义理解,“十诫”既可指佛家对沙弥(追寻正果,步向圆寂的和尚)提出的十条戒律,亦可指犹太教和基督教为信徒提出的的基本戒律,后者在《圣经》“出埃及记”篇出现过相关记载。这些规定性话语看似教条,实则均在追问生命的价值,并体现某种共同的经验。

“追问价值”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联篇电影《十诫》的母题。这里所说的“价值”,也是人们毕生所寻求的答案,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都是我们为自己生命交付的完整答卷。然而,答案获取并非一蹴而就,人们总是在跌跌撞撞的旅途中眺望其若隐若现的身影。

一、面对死亡的勇气

死亡是生命循环的必经阶段。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十诫》中的《第一诫:唯孤真神》(后称《第一诫》)与《第二诫:勿妄称主名》(后称《第二诫》)都探讨了关于“死亡”的话题,并从这一话题向外延伸至如何定义死亡、如何面对行将就木之人、如何看待告别等多重角度。

一直以来,死亡似乎饱受回避。人们惧怕死亡,将其称为与“生”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认为自己还没有品遍人间百味、玉盘珍馐……不可一世的秦帝嬴政也曾为“延寿”而奔走四方寻找灵丹妙药,落得无功而返。事实上,在规避死亡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得到权威话语的“认可”,这一点类似于《第二诫》中苦苦追问主任医师的多萝塔。主任医师是医学界公信力的象征,多萝塔对主任医师的“跟踪”相当于人们对相对确定之说法的追求,她害怕失去安杰伊,对他纠缠不休,将畏惧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诫》关于“死亡”的话题也是围绕恐惧感展开的。对于多萝塔来说,主任医师难以定论的说辞令其如坐针毡,她站在办公室门口抽烟、在家中折断绿植、驾车跟踪主任医师等行为不仅是压抑内心对其模棱两可态度恼怒的体现,还昭示着其焦虑与恐惧并存的复杂心理。多萝塔迷茫,神情怅然若失,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把类似的表情赋予了躺在病床上的安杰伊,让终日“锁”在闭塞、潮湿病房中的患者显得更为被动。在这种环境中,多萝塔和安杰伊共同等待审判的降临,无论其正面或负面。

“被动”亦体现在安杰伊在病房中的消沉状态。身为患者的他,只能如“弃子”般躺在床上,试想侯孝贤导演电影《悲情城市》中的阿良一角色,“病人”、“疯狂”、“迷茫”、“恐惧”等词汇似乎都在两者身上悉数应验。新冠肺炎疫情着实给了我们类似的体验,当我们面对医院中那些神色呆滞的病患时,除了为其在病房中的护理、手续等事宜奔波外,还能做什么呢?我等皆为凡人,并无比肩神明的能力。面对陌生病毒日复一日的折磨,患者/陪护每天睁开眼看到的皆是恒定的景象、耳边的呻吟声依旧此起彼伏,无论是何种疗愈方案,都需要时间给与答案,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来源于这其间的未知。也正因为漫长的等待,多萝塔才会“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从痛苦和麻木”。

死亡也在教我们做好告别的准备。史蒂芬·乔布斯(Steven Jobs)曾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说到,自己被诊断出胰腺癌的那天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一天,他需要遵照医嘱咐打点后事,和家人提前做告别。乔布斯坦言,告别意味着以压缩时间的方式完成生前的事物,因此他“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最后一天过”。虽然疾病在术后痊愈,这次经历却教会了他不要受成规束缚,而要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中追求本心。

二、对待科技的理性态度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2023年春季Frontiers论坛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掌握人类文明的钥匙。它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解决危机,也可以加剧危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一诫》以一对“重度依赖”依赖计算机技术的父子做切入,既彰显出现代科技强大的一面,也显示出其充斥危机性的一面。

时下,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通过自身的迭代发展日渐显现出在搜集资料、组织语言、搭建框架等方面的强大优势,面对人类提出的问题,它似乎“无所不知”,总能以几近专业化的术语表达提问者所期待的大部分答案。对于ChatGPT所给予的回复,人们在赞叹其知识高度凝练的同时,还会感受到一丝恐惧。与前文所言死亡带来的恐惧不同,ChatGPT展现出的问题与《终结者》系列电影极为类似。针对大部分常规问题,人工智能罗列的答案囊括多种学科知识,如影片中T-X、T-800、T-1000等杀戮机器模仿人类行为般轻车熟路。当我们看到计算机将答案渐次书写在屏幕上时,内心的确会获得一份奇妙的“快感”,那么这份快意背后呢?是被先进技术掩盖的恐慌。

回归电影文本,作为孩童的帕维乌对周遭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父亲的计算机。他热衷于向父亲提问,而后将这些问题的相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等待其给出的回复,待到计算机回馈后,帕维乌感叹“不可思议”。试想,那屏幕前急切等待答案的“天真”面庞,不正代表着被人工智能“奴役”的我们吗?也许有反驳之言,称其每日接触人工智能设备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区间固定,但此技术之所以合理存在且持续更新,也是因其自身有千百种诱导人类的方式,无论碎片式还是沉浸式。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影片提供给观众的是反观科技进步的“窗口”,意在引导痴迷于科技“教条”的群体学会寻求人类的价值,更多地去开掘自身的潜能,即便它“更高、更快、更强”。

基耶斯洛夫斯基赋予自己“悲观主义者”头衔,却额外在意“回家”这个概念。他在访谈录中表示,欧洲人历来重视家乡,“回家是我们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各个时代的文学、戏剧和艺术常以《奥德赛》为主题将家构成一整套价值观”。根据导演的讲述,《十诫》诞生于混乱与无政府状态下的波兰,试图解释的是戒严期间政治不回答的问题,而这一切行动的根源都来自于国家“一切事情都不顾我们、超越我们地进行着”的现状。国家发展尚且如此,科技又何尝不是?这些看似宏大的词汇,在时代的洪流中由战争时期的命题化作某种抽象的概念,以一种普通人看不见、摸不到的形式悄然完善。即便这一切在银幕上的书写极为艰难,基耶斯洛夫斯基仍然相信艰苦的生活会博得海外市场的关注,因为观众的生活明确存在着多种不愉快之事,这就是《十诫》的“流量”。

“电影的亢奋性一如战士的亢奋性,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磨难之上”。电影展现的苦闷生活增进了艺术对观众的亲和力,它的精神内核就像我们亟需与科技保持的“社交距离”同样精妙。

三、作者风格般的“类上帝”形象

“十诫”要求“除耶和华以外,不可敬其他神”,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中,“审判”似乎无处不在。然而,面对灰暗世界,基耶斯洛夫斯基又留存自己的悲悯之心。在影片中的主角从事不法勾当或走向灭亡前,导演通常会让一名“类上帝”般的角色出现在其面前,劝导或提醒切莫继续向深渊滑落。该类形象有如希区柯克客串自己的电影,不经意地促成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者风格般的影像。

《第五诫之杀人短片》(后称《短片》)就是一个范例。雅采克谋杀出租车司机前,一名测绘员模样的人停在主角乘坐的出租车前,两人相视一段时间后,测绘员模样的男人对着车里的男主微微摇头,仿佛在告诉他“不要杀人”,而后便任由其走掉。之后,倒车镜中雅采克的眼神似乎多了些许犹豫的意味,但当出租车司机也在倒车镜中和蔼地与他对视了一眼后,雅采克便将身体往驾驶室后的位置挪动了一截。这段镜头不仅交代了“类上帝”形象的再次现身,还颇为详细地展现了雅采克复杂的内心活动。起初,面对“类上帝”的雅采克心存疑虑,在内心揣测测绘员模样的男人;而后,雅采克的情绪宛若“冰火交融”,对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摇摆不定;与司机对视后,雅采克露出犹如打量仇家(或无价值人)般的眼神,意志也随着拒绝眼神交流的动作变得更为坚毅。

从法律意义上讲,雅采克的杀人行为并无具体动机;从伦理角度上看,雅采克是单纯地想要打破“戒律”。因此,《短片》实实在在地被赋予了纯粹的“短片”之义,即一部关于杀人的短片,而其背后的种种逻辑,均由导演悉数掩埋。雅采克从事谋杀是否合理?《短片》中报考律师的皮奥特同样没有给出解释,而认为“每一次询问所做是否合理,疑问也随之倍增”,有趣的是,这位在考场上反诘“威慑性刑罚”的人顺利通过了考试并成为律师。这似乎真实应证了那句“规定是死,人是活”的俗语。

基耶斯洛夫斯基表示《十诫》诞生于不信任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在当今时代仍在延续。美国北肯特大学(Beykent University)学者巴里斯·亚历克斯·埃金西(Barış Tolga Ekinci)在其关于灾难电影的文章中写道,“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加快了灾难的诞生”,而这些由不信任产生的外交问题逐渐衍生出社交问题,从而涌现相关电影作品。至此,观众可以推测雅采克杀人的动机的确是出于对社会的不信任感,这也与他那如“反社会人格”般的眼神不谋而合。然而,这种不信任存在于电影中的方方面面,答应拉客的出租车司机私自跑掉、雅采克询问照相馆店主照片是否会因加工而遗失、吉卜赛女郎在拉单无果后对雅采克恶言相向……《短片》的世界冷峻漠然,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极简,甚至没有具体的情感态度,人们犹如“机械”般活着。这也是雅采克感到杀人困难的主要原因,《短片》所传达的仿佛是世界造成了雅采克的“毁灭”。

通过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启示观众:无论人们在经历/从事何种事件或行为,始终存在一种神秘化的力量介入日常生活。它涉及“十诫”所涵盖的诸多层面,却又难以窥见、辨别,只有当我们在做出一些关键判断时,它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干预人们的情感,并将故事的发展引向不同的结局。拒绝强迫,没有说教,但难以规避。恰如俄国作家叶甫盖尼·扎米亚京(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Замятин)在《我们》(мы)一书末尾所写,“刺痛自己是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对于那些活着的人来说,在今天像昨天一样生活是更加困难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波]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奇.电影剧本集:十诫[M].邓鹤翔 校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57,167.

2. [英]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施丽华 王立非 译.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8.

3. [法]保罗·维利里奥.战争与电影:知觉的后勤学[M].孟晖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1.

4. [俄]叶甫盖尼·扎米亚京.我们[M].陈超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274.

5. Barış Tolga Ekinci.Zombie-Themed Outbreak Films and World War Z[J].CINEJ CINEMA JOURNAL.ISSN 2158-8724(online),Volume 10.1 (2022).

6. 澎湃新闻-翻书党,尤瓦尔·赫拉利.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操控,可能比你想的更严重[N].责任编辑:顾明,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