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第一集,发现短剧真的跟剧情的展开是环环相扣的。

开篇的短剧说的是一家拉面店的店员有一项超能力,只要经过他的手的液体都会变成蜜瓜汽水,比如普通的水、拉面汤、水龙头的水…经过他手的与水相关的文字甚至是偏旁都会写成蜜瓜汽水,比如"水的问题"会变成"蜜瓜汽水的问题"…而这部短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春斗与中浜的相遇,春斗递给中浜的矿泉水在第二天变成了蜜瓜汽水,春斗觉得很神奇就创作了上面提到的短剧。

中浜本人呢,她觉得三人组的解散是自己害的,因为她从小到大就是"瘟神",靠近什么喜欢什么都会给他/它们带来不幸,还列举了不少例子。这一处就跟短剧的设定对应上了。也就是说,中浜的瘟神体质对应店员的超能力,中浜带来的"不幸"对应店员带来的"蜜瓜汽水" 。

此外,饰演店员的瞬太在三人组里面是ムードメーカー,有一顶金发,他能让三个人的气氛变得轻松舒适,试镜结束后会带着丧气的两个人去吃很好吃的拉面,甚至不远千里跨县吃拉面,小天使一样的存在。就连春斗跟润平差不多要吵起来时,他一个提议就立马收住了两人的气焰。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感染他人的特质,所以店员的角色非他不可。

不过,瞬太不只是治愈系,这集有侧面反映他的另一面,借老板娘之口得知他经常一个人去酒吧,结合下集预告,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有27年,不知这是乐观还是悲观。他有可能是三个人中最深不可测的。

至于短剧的场景设定在拉面店,可能源于拉面店是他们决定走这条路的起点,而首集正是一部剧的起点。而且第一集的最后,有句台词说的就是"あれが私たちの始まりだったとは思いませんでした。"这部剧由此才真正拉开序幕。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属于过度解读的范畴了】】。十年前在那家拉面店,春斗提出要找润平做搭档之前,润平加了一份麻婆盖饭和一份饺子,春斗开口之后,在两人沉默无言之际,麻婆盖饭端上来了,随之画面一切,组合的开始结束了。饺子的戏份没了,既然两个人达成共识只需要做完一份麻婆盖饭的时间就够了,那么有必要加一份饺子吗?自始至终饺子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好像给观众卖了个关子。而十年后以拉面店为舞台的短剧,也给观众卖了一个关子,春斗饰演的从业者说,我有办法解决店员这个毛病,但是重要的事情我要吃完拉面再说,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给解决方案,(这个伏笔会在后续回收吗?)就像谁也不知道饺子到底有没有端出来一样。

短剧源于生活,生活与短剧紧密相连,生活改变,短剧也随着变化。吃完拉面返回东京时,春斗开着车说要把短剧的最后一句台词改一下,改成那句"重要的事情我要吃完拉面再说",没改之前的收尾台词是什么呢?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 只是个人看法,可能存在过度解读,也有些牵强附会,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