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去年非常迷茫的时候读陈嘉映老师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颇有收获,今年看到小某书推这部纪录片里陈老师说的不要为了论文浪费青春,于是来看。

第一集从论文讨论的引入非常自然,指向了片名很重要的一层含义:(老一辈们向年轻群众们)解释鸿沟(后来第二集点题了,又是另一层含义了)。陈老师对于大学教育其实是有些悲观的,当然影片只是从毕业论文这一个切面展示。但看学生们的状态其实是不错的,大家的论题还是透漏出了很珍贵的理想色彩,学生们读完几年书后依旧是有想说的话的,并没有完全湮灭掉身上的可贵(从第二集看,是否也可以说是陈老师的引导也起作用了,为学生们兜住了一些后顾之忧)。除了陈老师的part,偶然出现的崔健表现出的持续愤怒也很珍贵,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愤怒过了,疫情后确实在对一些社会现象选择视而不见。崔健说的艺术家不能对社会问题保持沉默,好像很难想起来目前的圈子里除了他以外还有真正在这样做的艺术家(是真正而不是出于某些目的)。个体的发声还有意义吗?愤怒还有力量吗?哲学呢?思考呢?不知道,但也不希望停止,希望可以再度见到一个活跃的艺术生态。

E2这一集有很多地方看到泪目,涉及到了非常激烈的与物理主义者们的辩论。陈嘉映的哲学到这个年纪已经相当指向了“我在”这个核心出发点,因此在辩论时用一种可以使ta者高度共情的“有我”化解了许多抛过来的难题,出发点是很普世的,但其实也是很脆弱的,尽管纪录片里是以他为主体,但落到大环境里,还会有更多难题迎面而来,冲刷了生活哲学家们的领地。

有意思的是,尽管物理主义者们的先验条件看起来像是某种程度上的“无我”,陈嘉映哲学的出发点是明确的“有我”,可在结尾真正涉及到哲学的目的时,陈嘉映却表明哲学应当去保护所有思考者们,使之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探寻真理,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我”。出发于“我在”,落脚于“利ta”,是这一集里陈老师让我感到想流泪的地方,我相信包括物理主义者们在内的世界上所有人心灵里都有着这一份本质的存在,只是被许多表象迷惑了太久,导致真正的问题也被遮蔽住了,世界越来越少得到积极的改变……

E3:这一集接受无能。我愿归因为男性酒桌式聊天,有些做作但没什么营养。讲这话确实不礼貌,但男性咋就那么爱把挖掘自己内心深处视为所谓的“高调”(也可以说是神圣)呢?其实读尼采的时候也有这种感受,实在读不下去。以及这一集我更好奇的是做饭的女性们吧只能说。

E4:看得情绪波动很大的一集。一方面是对钱理群先生表现出来暮年状态的小小震撼,他的确是活明白了,不需要给后代传承什么,只需要后代知道在这个年代还有另外一种存在,他所留下的尽可能保留自己全部精神的文字就是意义本身。

另一方面是对于钱老和陈嘉映讨论内容的思考。他们这两代知识分子都太有着忧国忧民的观念,并受此局限,我想这一方面是儒学带来的想象力的削弱,但另一方面是否是因为他们对于所谓“代际”的过分强调?也许代际观念也限制了个体的发展,现代社会把时间细化到了每个十年,然而对于古希腊来说,是没有这么强的群体之分的,如同陈嘉映和年轻人们一起讨论时说:“古希腊广场也有这样的围炉谈话,但是没有教授这个身份。”假设他们身上没有了代际这个局限,也许会更加轻松地去做哲学家吧,会更回归到宏观的世纪角度,去看待人类问题。然而我的这一想法也非常狭隘,毕竟没有经历过60-90年代的生活。

看完这集对自己的认知一方面是发现我可能是鲁迅说的“醒着的、睡着的和玩着的”里的玩者,而当代许多没有(或者说不敢有)所谓“雄心壮志”的年轻人也是玩者。但另一方面,我想历史是会悄然改变的,鲁迅、钱理群执着追寻的改造国民性,是会在某个临界点实现的吧,也许就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21世纪。

以及这一集从他们的谈话中对于向往的理想主义80年代有了一些更为深入的理解。是的,我所追寻的八十年代的实质也许是不存在的,所挖掘到的内容也多为彼时的西学东渐或文艺复兴,80年代真正创造了什么呢?我想还是有的,非常珍贵但也非常难寻觅到,还是想继续去发现、感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