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恒和一日 (1998)9.11998 / 法国 意大利 希腊 德国 / 剧情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布鲁诺·冈茨 伊莎贝拉·雷纳德
🎬永恒和一日丨1998丨133 mins
🇬🇷【希】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编+导
🏆1998年第5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
『错过昨日·贪念明日·何苦今日』【9.3分】
(影感3.8丨表达2.8丨表演1.8丨美感0.9)
·
🎞️观影笔记
↓↓
0️⃣整体感受
如果明天你将离开人世,那么今天你会做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
第一次欣赏安哲的作品,缓缓沉浸其中——全片95%以上的镜头都以第三人称视角呈现,五段记忆在时空里穿进和穿出的镜头设计,运镜自然到不易察觉,大段的中远景缓慢跟随长镜头,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梦幻般诗意的美学气质。
·
影片通过罹患癌症的亚历山大,在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天里,行走在现实和记忆时空交汇处反复告别的生命之旅,将内心深处的遗憾挖掘整理出来——对生命的不舍留念,对家庭的后知后觉,对诗歌的寻觅执着,对边界的若即若离,对永恒的迷恋奢求……
·
影片中阿尔及利亚的难民小男孩的设定,确是神来之笔,亚历山大和小男孩站在了生命的一尾一头,相互一日相处里的彼此慰藉和温暖陪伴,不仅完成了两个生命体的内心救赎,也让影片的主题『永恒和一日』得以在现实中传递下来。
·
越来越觉得,在进入中老年前,很有必要深深思考一下,对于注定将到来的死亡,我们可以提前做些什么,可以安顿好哪些执念和不舍。
·
1️⃣影感【3.8丨4分】
①视听享受丨1分
②镜头剪辑丨0.9分
③场面调度丨0.9分
④结构设计丨1分
·
2️⃣表达【2.8丨3分】
①逻辑严密丨0.9分
②情节出彩丨0.9分
③主题深刻丨1分
·
3️⃣表演【1.8丨2分】
①角色魅力丨0.9分
②演技出众丨0.9分
·
4️⃣美感【0.9丨1分】
·
5️⃣写在最后
↓↓
1935年生人的安哲,亲身经历过二战和希腊建国战争的洗礼,加上彼时分崩离析的南斯拉夫中的波黑战争爆发不久,年过六旬的安哲身心的孤独和漂泊感油然而生。
·
人的一生,仿佛都在放逐之中,外界短暂的栖身安宁,并未触到内心深处孤独和不安的根基,于是明天和永恒逐渐成了一种平复的慰藉和寄托,让身在当下的个体,丢失或削弱了安于现状的专注和平静的勇气!
·
影片结尾,亚历山大隐约中听清了心底的答案,明天会持续多久?会持续到永恒!
·
永恒是什么?
在时间上,是永远比明天多一天;
在状态上,是安于当下的勇气和专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