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如此之丧的电影,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推荐给你们。“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是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对阿巴斯电影美学赞誉。而对于阿巴斯的其它作品就是伊朗电影艺术的巅峰,我们可能会欣赏戈达尔的观点,但是我们更会赞同观众的评论,阿巴斯无疑是亚洲史上最好的导演之一。相似于极简主义风格的法国导演布列松,阿巴斯在极简风格中是处于每一帧都像是在表达他的故事,童年、沉默、人文,“他是谁?” 一个导演?我们的回答观总是渺小的,除了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之外,还有画家阿巴斯、摄影师阿巴斯、设计师阿巴斯、诗人阿巴斯等等。相对比无限崇拜阿巴斯的日本新浪潮导演黑泽明,阿巴斯的阅片量少之又少,他向观众证明一个喜欢电影的人不一定得看很多电影。一部好的电影让你无法动弹,《樱桃的滋味》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阿巴斯用电影语言探讨生与死、笃信与质疑、哲学与宗教、人性与社会,影片开始巴蒂先生在寻找死亡,寻找解脱人生的办法,本片中并没有去介绍巴蒂为什么自杀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自杀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思想,人性社会中我们无法被人们感动,选择死亡不一定因为痛苦或者悲惨的命运。巴蒂在寻找一个不为钱而埋葬他的人,他在寻找,他的车开过一个又一个,一个年轻的士兵上了他的车,在巴蒂向他解释自身原因时,士兵被巴蒂吓坏了,从而飞奔狂逃。士兵为保护国家而杀人,这一次他为的是一个无辜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说巴蒂这是对社会无力反抗,并不是一种强迫犯罪。
巴蒂仍在寻找那位能帮他完成死亡的人,在影片当中巴蒂和他的那辆车一直在前进,反而与巴蒂的思想成为反差,只不过这种前进的思想是反人类的。巴蒂看向了神学院,他们一个个珍爱生命,可想而知这种办法是无用的。
巴蒂就像一位短暂的出租车司机在不断地打工,遇到的可能都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人们,动物标本老师在用哲学理论试图去感化巴蒂,不过他也有为金钱给孙女治病的想法,但是也有想让巴蒂不去自我犯罪的善心。
巴蒂叫了一辆租出车,前往那通往幸福天堂的坟墓——沙堆。突然闪电雷鸣,乌云密布
樱桃掉落在巴蒂那已经精神死亡的身体上,随后他露出内心深处动摇的笑容,那一刻我感觉他已经放弃自杀的理念了。
本片并没有叙述巴蒂最后有没有死亡,影片最后的彩蛋是阿巴斯和摄影组出现了,阿巴斯在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虚假虚构的,这是一场伪纪录片。亿万人中的同时也有和巴蒂一样的人,他们无依无靠,只需要一个能够安慰他们的人,他们的泪水需要一个人来去擦干,需要一个可爱的人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你不是孤身一人。
也许死亡和活着之间,我会选择死亡,只是因为爱是精神之巅,我们被某人抛弃,被人心给误会,无辜的眼神犹如悬崖一般坠落,从此你还是你,只不过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强,我在最绝望的时候一夜痛哭过五次,不过那一晚过后我也不再是我,只是包裹着曾经的空壳,眼中没有丝毫感情、感觉到无尽孤独的15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