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年初便看完了原版《十二怒汉》,但由于当时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不足,感触和理解并不深入,只能感受到这部佳作的皮毛。而今天看这部改编作品,由于时间久远对原作细节早已模糊,因此相当于回顾了原作,同时看到了中国色彩,也产生了新的体验。
对于本部电影的赏析我想从其本土化改编切入来探讨影片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电影最大的改编便是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改编为一次政法大学的补考。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讨论的动机。原版是十二位不同出身和经历的人们因为法院的人物聚在一起,尽管开始也陷入了盲从证人而妄下论断企图尽早结束陪审,但是本着“人命关天”的负责态度,最终凭借着对法律可能较为朴素的理解、源自个人的亲身经历的经验论据和强烈的道德感使讨论不断深入,最终得出无罪的结论。
而电影改编为了缺少强制性的补考,导致参与者并没有讨论的必要动机,倘若草草了事得出“有罪”似乎也没有负面影响。尽管男主提出要重视生命,可是他们的结论并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和社会影响力,可能的影响仅限于让十二位参与者有所收获。
这一问题导演应该并非没有意识到,甚至有些刻意为之的意味。电影的很大部分都是在争论到底要不要继续讨论下去,这和原版应该有一定区别。原版对于证据的讨论篇幅更长也更为深入,侧重于法律、证据、程度这些概念的探讨。而本部电影更像是把如今互联网的社会舆论搬到线下,讨论者的身份、观念、性格大相径庭,仅仅是借着“合理怀疑”这一有关法律的引子,引出了讨论者叙述自己的经历,从而展现很对社会层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是推动讨论继续发展,如老人通过自己当年“反右扩大化”被批斗时得到帮助的感激、急诊科医生叙述自己为重症患者选择是否放弃治疗时保持谨慎、纹身哥通过自己被冤枉承受了一年半的牢狱之灾对这些经历,告诫参与者要严谨求实,公正合理,不得妄下论断,任何小概率的“万一”对于当事人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而有些经历与案件似乎关系不大,比如小卖部老板为了家人的生计辛勤工作,如今放着停电后冰箱里快要化了的冰棍,还要为了顺应配合学校领导的指示,因所谓的“人道”继续参与这无谓的讨论,可以说是实用主义者的一个代表。出租车司机固守“君臣父子”的传统道德,认为富二代顶撞生父已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更遑论弑父之举,理应判处有罪重刑处罚,其言论的背后是和亲生儿子关系的不和,因为自己的暴躁和儿子争吵后已经六年没有联系,这正是对与传统文化在家庭、社会中影响的缩影。而收租者时常发表“地域黑”外地人的言论,并非是北京人的傲慢,而是因为自己儿子因为生长于城乡结合部的鱼龙混杂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最后没有考上大学,以后可能成为自己所厌恶的“民工”。房地产商人全程受到一些指责非议体现了社会上仇富的心理。保险职员意见摇摆不定,代表了网络上易受他人影响的群体。
由此看来,电影对于案件的讨论相对比较潦草,对于女人亲眼看见这个“眼见为实”说服力更强的证据的讨论时间远短于对于老人证据的讨论,推翻过于仓促,当然这得益于推翻老人证据时对于怀疑精神的锻炼,但最终很多人并非完全因接受真理而改变意见,起码小卖部老板的理由似乎看起来更像是情绪的宣泄和有些无奈的屈从。而电影更希望从这一讨论展现社会中的其他问题。
电影陪审制度这一改编可以说奠定了全片的新的基调,同时也借保安之口说出了“还好我国没有陪审制度,不然人会被冤枉死”的言论,警示我们“疑罪从无”这一法律原则,对于生命要务必重视,坚持合理怀疑的法治精神,保持客观独立思考,不被舆论裹挟,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要有洞察本质的能力。
电影的改编将美国故事放在北京,人物操着京腔,性格上各具特色,而演员的演技偏向于话剧,可以说出色地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通过这些角色的相异的观念和意识,以小见大,展示一系列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舆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