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看过编剧写的《我的大叔》,当时就被深深折服,写的太细腻太好了,把平凡人的生活那种不可言说的痛苦,和煎熬着痛苦走向明天的希望,以及中年人的心态写的丝丝入扣。好的影视就是这样,即使不是那个年纪,也能对那个年纪感同身受;即使不是那个国度,也能跨越国度获得共鸣。


《苦尽柑来》也是这样,编剧导演演员都非常优秀,有太多优点。可以说韩剧的进步能力真是非常快,在市场转而面向欧美以后,韩剧从编剧到导演快速地吸收了欧美剧的优点。《苦尽柑来》里有许多好的转场,包括一开头的转场,就非常有美剧转场鲜明的优点。在国产剧还在用生硬老套的“闪回光效”去讲闪回时间点时,韩剧已经吸收了欧美剧多线叙事和多时空转场的编导方法,从而能够有条不紊地在画面上衔接各种时间线,自然高级的过渡和转场,或者能直接切镜头就讲明白,都是有设计的,不需要加生硬的“闪回光效”。
配乐也非常到位和有质感。最近接连看了几部国产剧,都在混乱滥用音乐、动不动靠激烈的配乐胡乱拉氛围(国产剧很多连配乐都没掌握,后期非常乱)。而《苦尽柑来》配乐就是恰到好处的,人物在对话的时候基本不会上配乐,而是配一些自然环境的微微虫鸣声。而在氛围画面时才起配乐,并且作曲也好,让无台词的氛围画面非常感人。


编剧在写细腻人生和人性上依旧强悍,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细致入微,不需要那种大开大合的情节(例如杀人等刺激性情节),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落地的人生讲述中起承转合,又能从小的方面给人以转折,比如有缺点的自私的人却又做出了善意的举动,而后又有自私的举动,非常丰富。


置景上也极具生活化细节和氛围感,让人一下就能被带到那个小岛上,做到了生活化质感和镜头美学的融合。里面贫穷人们的小屋充满了“人气”,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吃穿和干的活都让观众能感受到他们真实的艰难生活。最近看过的国产剧,只有《边水往事》做到了这种这种人气。而很多剧都充满了场景上的虚假悬浮感,房间有种刻意做旧又华而不实的感觉,像舞台剧一样,比如《清明上河图》《北上》等等。


韩国年轻演员真的优秀并且有灵气,iu在我看完《我的大叔》后就让我非常惊讶,她是一个完全把自己交给了角色的演员,所以在了解到她竟然是女团出道却能有这样的灵气和投入度后,真心佩服这些演员的“忘我”。iu在《我的大叔》里挂着自然的黑眼圈、穿着最朴实的衣服,把那个沉沦在生活绝望感里的普通人给演活了,那部剧里她的人物是很少哭的,大多数时间是一种眼泪都流不出来的绝望忧郁感。相反在《苦尽柑来》里,iu演的是一个带点泼辣、爱哭的角色,并度过人生各个阶段层次多,还成为了母亲,即便iu的脸比较显嫩,但她驾驭起母亲也非常契合人物,太灵动了这个演员,从面部表情的生动,到肢体语言完全呈现出一个底层带泼辣的人物的自然松弛。所有人物让画面生活起来真实可信,除了演技外,他们的肢体语言永远都在和生活环境互动,手上在边做活边对话(不像国产剧很多时候僵硬假就是因为对话起来人就不动)。并且整个人物的皮肤质感都细节到随着情节和时间在变,男女主在过的不好的时候,脸上肤色就会变成风吹日晒带灰尘的质感,太细节了(最近的国产剧只看到《边水往事》《阿勒泰》少数几部做到了这种细节质感)。


神奇的是,像这种“一个男孩到中年都从一而终的爱着女主”的人设,我在看剧情简介的时候会觉得,里面的这段男女情怎么好看的起来,会觉得太科幻了。但是演员、导演、编剧共同真的把这样在生活中不太可能的人物,给拍出了一种契合剧情的自然感和感动。那段男主跳船游向女主的情节,本来应该是属于狗血范畴的,可以想象要是换成国内多数导演来拍+国内小生来演有多狗血——但是《苦尽柑来》导演真是牛,把这段拍的非常感人非常有氛围感,女主那一长段的奔跑让我想起了《爱乐之城》里主角在水边长廊的画面。男女主演员演技也撑起了这个戏。


里面的主线亲情就更不用说了,三代托举写的非常落地和感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太有东亚家庭文化的共通性了,父母的爱真是让人落泪,而且把三代人的性格特点都写的很鲜明,传承性和差异性都写出来了,还把时代性的事件,也和主角人生中发生的情节给自然结合到了一起,像选举的事情。


总而言之,好剧不分国界,这部剧的优点是全方位的鲜明,并且这些年来,能肉眼可见的看到韩剧中各个从业人员对欧美剧的快速学习,又运用到本国创作中的兼收并蓄。这个真的值得我们的所有创作者包括演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