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空白的口号。整部剧最坚韧最独立的竟是一代光礼,做着用命拼的海女,每一次下海都是生死相博,自己购买的宅子,有自己的白菜地,思想超前到不允许女儿走和自己一样的道路,不允许下海。她眼神有狠劲,即使没有血腥的画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有喉口有股血腥气,那是咬着牙多憋一会气的韧劲。二代爱纯割裂感太重了,孩童时期明明叛逆张扬趾高气昂敢于顶撞老师,青年却是个文艺害羞女,连卖白菜都要谈自尊,完全不像是母亲离世寄人篱下要照顾弟弟妹妹的人设,还是个恋爱脑。因为青梅竹马一直偏心照顾自己梁宽植要去走运动员生涯,去阻拦让他留下。最终这对恋爱脑二代在一起了,都错失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在那个年代,从小见证母亲的坚韧,海女的痛苦,被重男轻女地对待,竟然还能选择爱情,真的是被保护的过分好了。说实话文艺女恋爱脑更会是在两代人托举下的三代出现。二代爱纯在成为母亲后变得温婉贤淑了,被困于厨房家事,没有了昔日的锋芒,人物不精彩不立体。甚至都没有描述她的心境变化历程,倒是宽植为家庭的付出及努力比爱纯的精彩。也许有人说是因为有爱才心甘情愿被困于家庭,受制于家庭琐事。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贫困的感觉吧,贫困是所有的劳动力都会参加家庭生产,光礼就是很好的例子,既要工作赚钱又要照顾家庭。后面奶奶出钱资助他们一家买了船,他们买回了光礼的房子,还定制了贝母衣柜,照理说生活不会那么艰辛。对比有三条船的股长一家,即使比不上他们家,也不至于30年还这么贫穷,还差点要交不上金明的学杂费。逻辑不太合理,爱纯在这期间是可以走出家庭琐事的,从她能当副股长抓跳交际舞的人就可看出,她一直有理想抱负,她有机会学习深造的。连股长妻子到退休年纪都可以考房地产经纪人,爱纯却一直生活在爱的影子里。

再说到三代,不理解为何要同一位演员演绎,三代的形象和气质是与演员相符的,很多情绪和青年爱纯太相似了,才会导致青年爱纯才更像是被爱包围的三代。金明的成长更是一笔带过,简单地考入首尔大学,虽然在一次情绪爆发中怒斥自己很厌烦是家里的长女,但也只是在这短暂的篇幅里突然地情绪爆发,没有成长经历,这一段很苍白无力,像是无病呻吟。但有很多现实中的长女代入了台词。

总的来说,三代人的成长没有明显的划分及层次,虽然是女性成长故事,但光环都在男性及周围人物身上,二代宽植多次受伤被欺负等等的隐忍情节,海女阿姨及邻居等的互助情节。打着女性外衣实则还是歌唱爱情,不谈女性自身觉醒及成长,依旧是老一套的被人爱能滋养,包装几句能讲入人心的台词,就当做女性几代人的努力了。无法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