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预告片吸引进来,以为是一部与Memoria类似的声学电影,但全片更像是围绕乐器与符号的ARG。女主以某次神秘体验为契机,开始收集线索,声音会受到环境干扰,从而形成某种特征,根据这些线索找到地图上对应的地点,再到指定地点拿新线索,循环往复,直至在地图上画出所有线索的“几何中心”,解明真相。对风景和地质的拍摄和声音研究并肩发生着,LA变得无法辨认,蜿蜒的地势被日光和植被雕刻,从音乐到噪声。
起于声音的流动,却最终成型为拓扑学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学质性的轨迹。借由女主朋友之口引出了巴赫多声部赋格,却没真正的抵达复调音乐。全片充满了创作团队的个人审美表达,比如片尾曲的选择只是出于Jonathan个人喜好,比如对现代化噪音的暧昧感情,再比如声音在剧情中对解谜其实没帮助,用the mystery doesn't have a solution带过似乎还是显得牵强了。
KTXT电视机中的雪花点、CRT特有的波浪形花屏、湖面的涟漪,电影似乎更关于某种时间的命题。频繁采用的先声后画和先画后声的剪辑手法不断拓宽声音所在的时间域,而地图上ARG线索的位置关系则代表了空间的“拓扑”。结尾的棒球场与Carson的长片《高弧慢球》相呼应,amuletum响起,又与开篇的空无一人成对比,声音是多么美妙的东西啊。
见到了Omnes的多位主创,声音的采集与合成、器物史的考古,从前期到拍摄再到后期所经历的巨大困难,展示出的冲劲与活力让人印象深刻。之前没了解过塞壬这个神话意象,许多人物隐喻与变换、剧情的循环,甚至于主创对塞壬的厌女意象还进行了处理,都是在映后听讲解才悟出来。特别注意了一下片尾的credit,原声很多都是导演本人和 Omnes其他成员作曲演奏的。这种小组创作状态令人羡慕。祝创作者都能走上更加光明、宽敞的大路,而在这条路上,ta们还依旧可以成为ta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