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在小某书火了。

原因是在一篇有关最近热播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观后感的帖子下留言了一条自己的看法,以回应对最近风评中“赵寻又当又立”观点的回应:

因为社会中大部分人并不是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作为旁观者的他们可以随时开启绝对完美的上帝视角,但“旁观者”绝非具体的人,“上帝视角”也绝非具体的人性。旁观者与上帝视角不过是一种象征着绝对公平正义、理智清醒的人性乌托邦、理想国,而拒绝着人性中扭曲、贪婪、迟疑、羞耻等一系列客观存在的负面情绪的参与。旁观者和上帝视角无法成为全面人性,全面人性必定意味着善恶并存。

上帝视角永远公私分明、黑白分明,但真实人性并非非黑即白的直线思维,真实人性是一条曼妙曲线,个中的扭曲、贪婪、胆怯、犹豫等阴暗面,也是构成人性的一部分,甚至正是因为存有着的这部分,才使得人成为真正的、立体的、饱满的、具体的、有情感的人。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直线思维发言人的旁观者,永远个个都是人间清醒三观正到爆炸,可回归现实,又不难发现身边大多数人仍持续活在一种模糊的、拧巴的、摇摆的得过且过中。

网络中叫嚣着“赵寻又当又立”言论的人也只敢在事不关己时大放厥词,他们心安理得地跳过公平审判前应有的接纳、理解、包容、共情程序,一旦他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便恼羞成怒,开始进行所谓的道德审判,而这种行为的指向并不利他,目的只有一个——炫耀“我很高尚”。

而真正的道德,是不以攻击为手段的,是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并且不以牺牲他人福祉为代价。真正的道德,是不炫耀自己的道德,而是以慈悲心看待世界,是适度取悦自己,并造福世界,是多行善,是法喜自在。

有意思的是,当代人所谓的道貌岸然的道德审判,其实只有一种狭隘、功利而愚蠢的方式——攻击。

我将“赵寻又当又立”这样的心态视作人性中真正的恶,真正的懦弱。我在这些人的言论中看不到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丝毫反思与总结,譬如“在面对职场潜规则时,女孩应当勇敢说不”或者“强者不应滥用手中权力向弱者施压”等等,更多的是以攻击弱者的方式来体现所谓的自我道德。

这种带刺的道德几度使我觉得虚伪,并感知到了人性中唯唯诺诺的一面——对潜规则的唯唯诺诺,默许潜规则、默许所谓的丛林法则。

人人取笑潜规则,可但凡有机会,人人都渴求自身成为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者,并将其当做一条救命的浮木。人在面对某种生活困难时,很难不想走捷径——“如果我有关系就好了”“如果我认识那位领导就好了”。

但毕竟有机会吃上潜规则红利的人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仍手无缚鸡力,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种诚恳与踏实中多少带有几丝悲凉与无奈。

共情其实并不难,试想当我们“真的有关系”或者“真的认识那位领导”时,我们真的会坚持维护自己内心的道义而放弃捷径吗,或者我们会当机立断地放弃捷径吗,我们是否也会迟疑摇摆、会反复权衡、会与自己的羞耻心进行一番博弈与较量,而当我们的确放弃了捷径,身边是否会有人真诚褒扬我们“你是有道德的,我很欣赏你”,而不是“你真傻,有捷径不走”或者“为了所谓的清高放弃机会值得吗”?

因无力改变社会中丑陋的一面,无法直面强权的不合理之处,人们便习惯将这种不满与愤恨的斧头挥向弱势方,与其说是对弱势方的过度指控,不妨说是对潜规则失序的破防,而这种不满与愤恨有多咬牙切齿,羞耻心跳动得就有多激烈多狼狈。

那么“成功事件”的恶心之处到底在哪里?

换句话说,假使有人给我五十万,买我一夜春宵。其实这时我做何选择,是可以全凭我个人价值观做出判断的,不受他人胁迫,我心悦诚服地对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全权负责。这种交换虽易使听者不适,但也是基于个体间价值观差异而勉强可以被社会所接纳的一种擦边交换,对方大大方方提条件,我大大方方做选择,接受或拒绝,也都能让被请求者感受到一种君子坦荡。

既然是等价交换,那么各自给出的筹码在交换程序进行前则应该被双方摆在桌面上,我不因你给的筹码未符合我的预期而进行苛责,你不取笑我选择背后的价值逻辑。

谈判和选择均是开放性的,结果也应当使双方都心满意足,而不是一方绝对引导另一方,高位施压于低位,交换筹码不再由低位主动选择且贡献,而是由高位“强取豪夺”:我给你利益,所以我要从你身上拿走什么也应当由我说了算。

这是强盗,是道貌岸然的小人协议,是潜规则恶心人的要害之处。而那些“又当又立论”则无疑是潜规则成功豢养出的帮凶,为潜规则一遍一遍增加柴火,他们甘愿折损让渡出自己的利益,并无限压缩着弱者的利益空间,而最大化地为强者争取社会层面的谅解书。当弱者不再为弱者声张,而选择为强者辩护,呜呼哀哉!

譬如:

“你穿那么少,难怪被盯上。”

“你那么好说话,难怪领导让你多干活。”

“你太卑微,难怪别人看不起你。”

等等。

社会风气与舆论似乎总是充满了对好人的规训,对坏人的宽容,一句轻描淡写的“没事,有法律制裁他”更甚者“你知道他坏,为什么不躲”。

批判往往指向好人,所以为了躲避坏人,女孩们让渡出自己的穿衣自由,衣着保守而谨慎,所以为了躲避坏人,我们必须在晚上十点前准时回家,所以为了躲避坏人,本性腼腆的我们强装刚硬,我们的行为不再发自本心意愿,而是取决于坏人的行为扩张至什么范围什么程度,某些时候的我们就像是无法昭雪的冤案当事人一样,对某些令人发指的东西却可怜地只剩下东躲西藏。

有书中讲,若有一天日渐强大的摧毁性技术使人类从地球上灭绝,真正要对此负责的远非技术本身,而是现代人唯唯诺诺、缺乏责任感、毕恭毕敬地服从每一个司空见惯的规定。

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是赵寻,如她迟疑,如她扭捏,如她忐忑,如她不安。

黑白之分属于上帝和法律,灰色则是人生常态。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坦然接纳并理解自己人格中阴暗的一面,理解自己的脆弱与平凡,并拥有赵寻的勇气,终于向心中的那团暧昧不清的东西,说出“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