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陪家人一起吃过饭;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你又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品一杯茶?

在这个凡事讲究快的社会中,效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吃饭,就连旅行也不例外。

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带给了物质上的满足,却无法让我们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渴望的是一种与快完全相反的状态,那就是慢。

朋友曾经说喝茶是附庸风雅,是文化人才做的事。但如今他也会时不时去泡一杯茶,体验一下远离尘世的感觉。

其实,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喝茶,是因为他们越来越享受泡茶的过程。

泡茶的过程是一个慢过程,是一个完全与现实世界相反的世界,它是一个可以让人暂时远离尘嚣的媒介。

...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最开始被它吸引,是因为里边有我喜欢的作家,我想通过这部纪录片来了解他们的生活。

...

但看完后,我才发现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家们的生活日常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见解。

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可以让你重新正视自己、重新正视生活、重新正视人生的片子,就像第一集开头写的那样,生命就像浮土,飘扬又落下。

浮土飘起来,落下时却是缓慢的,一点点的往下落。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欣赏世间的风景,最后回归大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和浮土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人的出生即代表着飘扬到制高点,随后的每一天都代表着落下,一点点地、缓慢地走向终点。

刘亮程说,伴随我们的都是缓慢生长的万物。

...

一粒麦种,从发芽到抽穗再到成熟,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揠苗助长只会是它枯萎。

人的成长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婴儿到少年,中年、老年,慢慢长大变老。

以前的人们,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现在的人们是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智能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地球也因全球化变成了地球村,无论你居住在哪里,都可以进行视频通话。

高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高科技在另一方面却阻碍了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

...

古人经常通过大自然来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想。像于谦的《石灰吟》,他借用石灰来象征自己,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活在社会中,更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蒲公英为例,蒲公英长什么样、有什么功能,它对人生影射了什么含义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百度知道。

...

但想要真正认识它,光靠百度词条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去亲近它,观察它,甚至品尝它,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像喝茶,茶艺师告诉你,这款茶有花果香甚至有蜜香,如果你不亲自品尝,你是不会真正了解这款茶的。

通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之所以是作家,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热爱生活,更爱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就连睡和醒这个最普通的话题,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如此不同。

...

刘亮程说,人生只有两个状态——醒和睡。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一直以为睡觉就是睡觉,它只是一个身体机能自我修复的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醒着的时间更有意义。

因为醒着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

但在刘亮程老师眼中,睡是醒的另一种状态。在睡的时候,我们会做梦,梦里的我们会奔跑、会笑、会哭,也会衰老。

...

人人都会做梦,但不是人人都能对梦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文学照亮生活,这些作家总是及时用自己的笔来提醒我们这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

我很喜欢于坚老师在里头说的一句话,“”诗性,是对不确定的尊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确定性,追求真理与完美,但很多事情其实根本没有确定的答案,就像今天不知明日事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

把生活过成诗,享受当下的每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处处都有,诗意也处处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