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经过系统,仔细,专业的对照,本人也非专业学电影得人,只是作为一个短时间内看过两版的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叙述将由表面层层深入。若将电影比做人体,那么我将从外衣到妆容,身体构造再到心脏讲述一下我个人的主观看法。

首先是外衣。麦克卢汉说过一句争议比较大的话,“媒介即讯息。”在我个人的理解里,我比较认同这句话。在过去文字时代,我们依靠文字传播,那么我们接受到的讯息也受到了文字传播的限制,即我们对信息的接受不会收到文字传播者的声音衣着的影响。举一个或许浅显的例子,过去的美国总统大选并不会在电视机上播出,那么我们判断标准局限于声音,或者文字,而当总统形象在电视机上呈现,即作为信息被我们接受时,总统竞选时的文字力量被削弱,而说话时的姿态,表情,动作作为信息影响我们的选择判断。那个在电影里,体现为主角形象,配乐以及整体色调影响我们对于电影的感受。

我们的主角“伟杰”,是一个热爱看电影,有点幽默细胞,四年级辍学的低文化高智商的人。印度版是由Ajay饰演的。他长的就像聪明人,有一种演反派都是大boss的那种感觉。身材人高马大,中和了他由于下眼白太多造成的“算计”感,看起来拥有了几分正义感。最振奋我的镜头,是最后他站在海边的那个面部特写,以及最后在新建成的警局的面部特写,方正的脸型,肥大的耳朵,整个的面部形象有一种“佛陀”的感觉。“为了孩子我可以做任何事”,这句台词由他说出来,就像是在象征着为了孩子的父母,可以成为“神”。是的,这个四年级辍学的男人,在保护孩子的时候,可以成为“神”。

其实还有更多想说的关于导演想要借形象传达的东西,我将在讲述“心脏”的时候详细讲讲。国产的李伟杰是我们熟知的筷子兄弟,肖央饰演的,电影对李伟杰的形象也作了很多方面的改进,比如更加的不正经,增加了喜欢看拳赛的爱好,自己肖央本人的形象就脱离了人高马大,以及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容貌,再加上文化不高被家里人嫌弃的人设,我第一反应就是,很典型的拆那父母人设。不止是这一点,看过电影得应该有察觉出来,电影作了很多中国化的改造。比如,母亲的形象,剥离了美艳的打扮,撒娇想去吃好吃的东西的情节,中国版的更加温柔知性,比较符合国内大众对于母亲的常态化印象。

配乐方面,我第一次觉得印度电影不吵了,而国产版的反而“吵”了。少见的没有歌舞片段的印度影片。我一直想说国内电影的缺点,杀人前来个冗长的bgm以及画面铺垫,牺牲钱各种特写,配乐,烘托氛围。一些莫名其妙的艺术表现形式太多了,减分。还有一些莫名其妙一点都不生活化的台词。比如说“当你看了一千部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离奇的事。”我真的个人觉得这个台词在那很减分,对于塑造人物没有半毛钱作用,像印度版的,加几个男主运用电影里学到的帮助别人的情节不是更好吗?还有体现家庭矛盾,动不动,就沉默,沉默,过于压抑了吧。

关于色调,国内想拍恐怖片,而印度版的压根就没想拍恐怖片。国内的色调是很灰暗的,加上一些沉默压抑的镜头,就很压抑。吐槽一波国内小女儿的塑造,绝了,我以为她鬼上身。正常小孩,干嘛塑造的那么,那么那么恐怖,像是鬼片客串的。印度版的就是正常色调,看起来没有恐怖的氛围。这个可能每个人喜好不同吧,我个人喜欢印度版的。

关于妆容部分,也就是节奏和镜头。节奏的话,印度版比较慢,国内版比较快,从时长可以体现。慢节奏就是时长很长,高中语文老师的影评“太长了”,对,会导致一些人看不下去。国内的比较短,为什么呢,因为懂得都懂,商业片嘛。而且前面吐槽说国内的滤镜,以及一些人物得形象,都有浓浓的恐怖片味道,懂得都懂,更抓人阿,商业片嘛。然后就是镜头,我不是专业的,我不懂两者的区别。我有很喜欢得镜头,就是国内的关于打拳和打人交织,欢呼和痛苦穿插的镜头。然后国内会多一些烘托,渲染的镜头。

最后讲人物塑造和主旨。国内和印度在这两者差异很大,原因不作赘述。国内的李伟杰,因为没有文化,被大女儿嫌弃,这一个设定使得后面的情节更加打动人心,这也是电影的一个主旨之一,就是宣扬父母爱的伟大。有意思的是,国内也有“为了孩子什么都做的出”的台词,但这句话并不由李维杰说出,而是所谓的反派,女局长说出来的。我觉得这个改编很不够味。当然也是和人设有关的,国内维杰是有信仰在身的,最后的情节,就是棺材上有血手印,让他意识到他们把局长儿子拖进棺材的时候人还没死,于是他最后选择了自首。印度版的维杰直接把人丢警察局了,并且还阴阳怪气对那个欺负他的局长说“你会保护我们一家人的”,cool毙了。我也不敢揣测改编原因,可能就是印度版的太极端了,不符合那啥价值观吧。

关于女局长的塑造以及那个小警察的塑造。小警察,国内的就是没什么智商,暴躁的不像个正常人。印度版的有点智商,还会试探男主角,差点就坑了维杰一把,虽然不干人事,但也不会不像个正常人。女局长,印度版的很聪明,智商和男主角旗鼓相当,国内的,弱了点,后面在知道了自己儿子干了什么事后,继续迁怒男主角一家人,虽然印度版的也是那样,但是国内强调了这一点,显得很坏,且坏的彻底。不过我想说,国内的很多人物塑造都是这样,主角不能干坏事,(所以男主角最后自首)反派不能有智商。

然后就是主题。国内的就是老生常谈,溺爱,母爱父爱。而国外的呢,我们前面讲到最后的镜头,两个阶级的人站在一起平等的讲话,甚至男主角那时还带着“神”性,这是一场平民对有权力地位的人的一场反抗,一场胜利,寄托了导演对于印度社会的反思以及希冀,附上我看晚当晚的所思所感:

男主为代表的平民阶级,甚至可以再低等一点,没有文化的平民阶级,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象征着资本和权利的警察发起反抗,电影中警察对平民的殴打,和惺惺作态的所谓“和解”情节,都深深讽刺了现实。电影里关于媒体的情节,在现实中,权利与资本操作媒体,而这部影片中,平民作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媒体让权力被束缚。这部电影,是导演构建出来的关于平民的幻想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