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十三岁还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啊?”
“你的父母正在变老,你难道不想多挣点钱吗?”
“你有没有想过好养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地开始养?”
储殷和小高的对话,听完真的很难让人血压不升高,一连串的问题真的是制造焦虑于无形,连隔着屏幕都让人感觉到压迫感,对待他人尚且如此,很难想象他自己背负的又是如何的沉重的心理负担。
储殷是77年生的人,对比年轻的职场人而言,他更像是年长一辈的工作者。他们总是说勤能补拙,总是说天道酬勤,总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天枰中可以不假思索地放弃生活的部分,并且无限致力于把工作成果变成可视的物质成果,让自己可以扮演一个合格的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所以他说“人生来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个人最大的枷锁,就是自己人本身”。作为曾经的教授,如今的大博主,和小高唯一的老板,他也企图把这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传递给身边的人,和屏幕前的观众。
“如果你在二十多岁的时候, 你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你可能是在搞文艺,等到你三十多岁你还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那你是真的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
这是年轻的小高,做出的回答。
作为公司唯一的员工,她不得不把肩负起公司所有的工作,甚至不得不对仅有的两个房间作出划分,在工作中建立起一个属于私人生活的保护罩。但是和她的老板不一样,小高并非是主观的做出这样选择,而是被迫接受这样的工作状态,甚至她自己会对这样的状态表示出抗拒的态度。
小高从始至终一直呈现出的是一个人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并且表述极为理性和客观的形象,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及其“有用”的一个人,却发出了对“无用”的事情的渴望。她的物质需求极低,甚至也不太能被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所满足,她想要听京剧,想要看书发呆晒太阳,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想要有工作之外的放空,她需要这些,就像储殷需要赡养父母,需要让妻子可以专心科研,需要让两个儿子每天可以多睡一个小时一样,只有这些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心目中应该成为的样子。
储殷无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对于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亲缘关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有着清醒的认知,这也促使他辞去了教授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自媒体人,去做那些也许他也需要用责任感才能抵消负面情绪的事情。小高同样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但是储殷的想法更多是意在商业拓展和价值变现,而小高的想法则是如何留下作品,输出个人观点和个人印记,储殷是小高的老板,某种意义上,也是小高想要塑造的作品,这种相互结合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却让他们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共生的状态。
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发呆看书晒太阳也同样是必需品。
老板,请你夸夸我
真的有被第二期的小宋老师可爱到,让我想起了刚刚进入职场那个时候的自己。
那个时候刚从学校进入社会,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但是从心里好像还沉浸在学生的心态里。揣着一腔没处撒的热血,才站稳脚跟几天就开始找各种机会去表现自己,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揣测老板的想法,老板一皱眉就觉得天快塌下来了,老板一点头就想着马上就要表扬我了,结果当然是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了。
小宋老师,过早的离开家乡,求学练功,让他有了扎实的业务水平和积极争取的工作态度。但是他同时也像每一个初入职场的孩子一样,想要尽力地表现自己,他在调查表上洋洋洒洒地写着,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优秀的点没有被老板发现,想要当小领导,但是他脸上写着的,最想要的也不过是一句从老板口中亲口说出的认可。
瑜老板就是像众多的老板或者家长一样,“用要求的方式去爱他”,像大多数的职场老人们一样,早就不会对简简单单的一句表扬有什么感觉了,但这一切对于成长中的职场新人来说,却是无比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一件事。
所有像小宋老师一样的职场菜鸟们,还是请你们稍安勿躁,收起你们来得过早的野心和表现欲,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所有像瑜老板一样的老板们,如果遇到小宋老师一样的员工,那么也请你们多夸夸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