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下我对这部所谓的悬疑电影的感受。为什么只是说感受,因为我不会像豆瓣装x犯去过度推敲或者去故意分析细节,而对于细节我不会再去推敲,因为没有什么意义。推敲无意义的细节和过度解读是豆瓣装x犯最喜欢的一种引流方式。
1 作为一部所谓的悬疑电影,中间出现过两段旁白,通过女主和院长的视角进行剧情的解读,这种旁白式的解读剧情对于一部悬疑电影来说就是扣分,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或者说是电影绝对不会明着告诉观众“真相是xxx样的”,这种旁白式解读放在一些悬疑电影/侦探电影的结尾是合理的,例如希区柯克的电影。但这部电影居然在电影中间列出两段不同的真相,明着告诉观众暗示观众去判断,这种情节非常影响观感。
2 这部电影推动故事剧情非常生硬,设计感很重,不自然。侏儒的死亡是一个分水岭,前面部分女主表现得非常优秀,暗示观众她是侦探。从侏儒死亡开始,她晕倒了之后,又遇见院长,结果和院长对峙中发生了矛盾,进而情绪失控,完全颠覆了前面设立的侦探人格,而女主在这里的刻意表演 明确就告诉观众 “看见没有,我打人了,我反应过激了(我是精神病)” 。从这里开始我就觉得非常奇怪,第一,如果女主是侦探,那么这一段推动情节的过激行为与前面的人设会冲突(包括前面女主说的身份保密,结果这一段全给推翻);第二,如果女主是精神病,那么就证明了这个导演的手法是真的差,或者说是导演在把观众当成了傻子,这一段就是明着告诉你“女主行为过激,这个女主是个精神病”,这一段就是很明确的 导演在低估观众的智商。我上面列出的两种情况,聪明的观众自然能看懂我在说什么。
3 导演通过生硬的剧情推动,明确地告诉了观众矛盾和主题 “女主是精神病或者不是”,然后又把医院里的医生分成了两派“支持女主是精神病或者不是”,而医院里的病人呢?很简单,医院里的病人包括医院里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女主“是不是精神病”而服务的,就是说医院里的配角全是“女主是不是精神病”这一悬疑点的工具。
4 在安排好电影的整体框架后,导演就开始套了反转的戏码了,每次就漏一点线索,告诉观众“女主是精神病”,然后又漏一点线索,告诉观众“女主不是精神病”,就是这样玩的,可惜有很多豆瓣装x犯和阅片“无数”的观众觉得很厉害很牛逼。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写过一部《看不见的客人》的影评说过,刻意反转,故意反转,设计反转。这种设计感很重的所谓悬疑电影对于一些看过优秀电影的观众来说一眼就识破了,而且还非常厌恶这种表现手法。
5 这种刻意反转的手法必须要有一个“度”,不然会让观众非常反感,而且前后线索会发生冲突,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例如,前面刻意安排的“博士出国”和“老公失踪”,女主破案,院长办公室的贿赂支票,老公人去楼空,侦探的铭牌。这些线索一到最后结局全部露馅,然后导演又来个刻意反转,一去对前面的线索又发现圆不上来。
6 这个导演的作品,设计感很重,特别喜欢“设计反转”,这一种手段对于一些没看过多少电影的观众来说很是讨好,包括惊人的8.8分的《看不见的客人》,许多比它优秀的电影都没它分高,这还是得益于自媒体、豆瓣装x犯的宣传引流,导致一堆人跟风无脑五星。
7 看见有人提《禁闭岛》,我想说的是,真别拿一坨答辩和《禁闭岛》放在一个台面上,你真看过《禁闭岛》吗?如果你看过《禁闭岛》打5星,看了这个也打5星,我真为《禁闭岛》感到悲哀。优秀的悬疑电影绝对不会靠不停反转来让优秀的观众惊喜。
8 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优秀,就是中后段女主进行思想分裂寻找真相的场景,那些幻想的场景我觉得拍的很不错,这优秀的地方我是会提的。
9 我不会去讨论这部电影的细节、叙事方式、拍摄手法,为啥,因为作为一部“悬疑电影“,这部电影是托答辩,不管它是拍成正方体还是拍成圆柱体,它依旧是依托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