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讽刺的在影片之外,在网络平台看的,弹幕里很多人从始至终都在批判主角一家懒惰,贪婪,恶毒。还有一些很同情主人一家,觉得他们非常无辜。确实,朴社长一家好像也没干啥,只是正常的生活好像最后就惹毛了基泽。

不过仔细一看,太太有装腔作势的伪善,社长是毫不遮掩的傲慢。
太太没有验证任何事实就轻飘飘地把用了很久的司机和保姆直接开掉。甚至没有合理的理由,只需要编造一些借口就行了。

被开掉后的保姆果然又沦入了被追债被打的很惨的境地。被开掉的司机没有交代,但是唯一担忧了司机去向的人是顶替他的基泽。当然基泽会想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善良,而是因为他可能有过类似的遭遇,他更能感同身受。
当然,实际上太太也好社长也好并没有担忧保姆和司机的义务,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朴社长让我想起来《黑暗荣耀》里对河道英的刻画,说他是那种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浑蛋的人,朴也一样。需要仔细看是因为朴社长和河道英一样都是看起来彬彬有礼,事业有成,实际上他们都根本瞧不起司机,不把他当和自己有同等尊严的人。河道英因为司机让他撑了下伞而感到被冒犯,朴因为基泽和他聊天而感到冒犯,在他们眼里,司机是不配与他们讨论私事,互相搭把手的。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尹司机的事情,朴和妻子聊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除了生气焦躁外更多的是一种扬扬得意,原话忘了,但是大概有一句是:他非要把x液粘到我的座椅上才满意吗?为什么要越过属于自己的空间……汽车的前排和后排,是等级分明的两个空间,而想象中要在老板座椅上车震的年轻司机,某种层面上满足了老板本人的某种虚荣心和窥私欲。
但他又说不要和尹司机提这件事,这种事情他们这样身份的人怎么说的出口,随便找个其他理由把司机开掉就好了。
结果又在沙发上和老婆模仿想象中的司机和嗑药女友。
最后基婷被刀捅到,两个爸爸都只顾得上自己的孩子,朴社长不知道基婷是基泽的孩子,但是看到基泽捂着基婷的伤口,他会问,金司机你还在那里干什么?看基泽不动,就问他要车钥匙。
他又是很干脆地拨开刚被烤肉签子捅死的男人,从他身下拿走车钥匙。


父爱可以从逻辑和道德两方面合理化朴社长的行为,但基泽终于崩溃了。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一幕是影片的高潮。

基泽终于出了一口气,虽然从理法道德来说他这样做都站不住脚,但是他那一刻只能也只会这样做了。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基泽是一个已经麻木摆烂的中年男人。他温吞隐忍,脾气好,但是无能,无作为。
儿子像是他的侧影,同样温吞,同样总是失败。
无法苟同基泽一家是懒惰,贪婪的。在沦落到地下室生活的这样的处境之前,他做过炸鸡店,做过代驾,做过古早味蛋糕店,还替人泊车过,但是一直失败,所以就麻木躺平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懒惰,无进取心的人。
在高潮来临之前,他本来已经麻木的内心防线一步步被打破:
得意(一家人都得到了工作,主人不在,他们一家肆意吃喝)→惊吓,五味杂陈(前保姆地下室的秘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是前保姆的丈夫也是投资古早味蛋糕店失败而负债累累)→羞辱(在茶几底下听到老板对自己和自己身上味道的评价,抹布的味道——穷人的味道)→打脸,回归现实(暴雨狼狈逃出,回到地下室的家里却发现自己家被淹,在粪水里抢救妻子的奖牌,和其他灾民一起在体育馆过夜),这时候他只剩下疲惫和再一次被现实打脸的灰心,他对儿子说,没有计划,因为无论什么计划都无法实现……
为什么无法实现?他做过那么多的尝试,其实原本很勤劳,但还是会一直失败。他也不是完全没有能力,至少当司机的能力是被朴社长认可的。提到的两个投资致富计划,一个是开炸鸡店,一个是古早味蛋糕店,这是之前两次市面上的美食流行风潮,他像普通大众一样去盲目地追逐流行风潮而失败。能力可能有但还不足,视野局限的信息差下,创业几乎是必定失败的,而不富裕的家资无法经得起两次创业失败。
为他之前的人生补白,辛苦做代驾,打散工,节约出来的钱终于攒够了,于是开了一家前途光明的炸鸡店,但没想到很快炸鸡啤酒的潮流结束,竞争激烈,生意赔光。再一次,打工,省吃俭用,攒钱,创业,赔光……
他终于明白,勤劳不能致富。
不做计划就不会失望,这是这个中年男人对人生的结论,其实就是自暴自弃了。
在经历过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夜晚后,第二天早晨还要去陪老板玩扮演印第安人的哄孩子游戏,那边穷人们水深火热,家园被淹,这边富人们一切如常,迎来一个好天气快乐地给小孩儿办生日派对。
儿子俯视花园,发出感叹,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从容,这么体面?
明明昨晚的大雨无差别地落下,为什么有的家庭流离失所,有的家庭歌舞升平?
这一次在草丛里,和老板蹲在一起的基泽,不再掩饰自己的坏心情,又问了冒犯老板的问题,而老板直接变了脸色提醒基泽注意态度和分寸。请他一起做游戏,就算蹲在一起,打扮也差不多,但是他依旧是一个不可冒犯老板的工具,阶级差异已经被钉死在了骨子里。最后,女儿的受伤濒死和朴的冷漠无视终于让他崩溃了,但是这个男人所能做到的对这糟糕人生哦反抗,就只有这样的一刀,但甚至连观众都无法认同他这样做是对的,合理的。

我在观影过程中看到的最多的对基泽一家人的批判就是贪婪,不知足,有一点儿钱就去买酒喝,也不改善自己家的居住条件。

但是,应该很少有人在这样压抑的生活困境中还能保持自律和克制吧,酒是最廉价的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了,基于韩国上下嗜酒的国情,我甚至不觉得他们喝酒的情况算多大的不良嗜好。
并且,朴家给他们开出的薪水可能都不足以他们改善生活环境。前保姆在这么体面的房子做了那么多年的体面工作都解决不了丈夫的债务,没看到其他人的薪水,但是朴太太给基宇的那一个月的薄薄的薪水还经过了克扣。

有钱人没有那么慷慨。他们说的让他加班,多给他一点钱就行了,那可能真的只有一点点,而且还是以施舍姿态给的,它改变不了生活的困境,只够买一顿酒暂时释放内心的压抑。

说实话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真的讶异有那么多人能共情朴社长一家,并且感觉不适。

我以为处在与他们相同境地的人是走进港澳或者国外电影院买票先看的那一群,而不是和我一样在未授权网站上等字幕组的一群。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个细节。
前保姆丈夫不断用莫斯码想传递出去,但是朴社长不留意,小孩子看到了却没有用。不是不会翻译,是手手拿密码本,把句子一句一句翻译下来还会翻译错或者无动于衷的那种没用。
他的声音无法被传递给无知且不识人间苦的富家小孩。全片唯一一次有效的莫斯码传递是基泽传递给了儿子基宇,能接收到来自地下室的摩斯码解读的只有处于相同处境的人,就像担忧尹司机找不找得到工作的只有同为司机的基泽。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一些人用头撞墙的求救呐喊只是另一些人眼里无关紧要的灯泡故障。



将近二十年前,《宫》里还有国王和农家翁做跨越阶级的钓友而结亲的故事,放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看简直是过于天真的童话,近些年韩剧韩影里刻画的权贵阶级傲慢冷漠还有许多变态,中产阶级歇斯底里,虚伪,谎话连篇,利益至上。底层百姓困苦,勤劳,挣扎求生,而善良和高的道德底线有时候却成为加深自身苦难的缘由之一。
世界在变坏,而且看起来越来越坏。

那么从这里想,代入表面体面,有教养,有能力的社长一家,是否是观众理想中的自己?
2019年,我们还相信勤劳致富,还崇尚精英阶层的气质,还抱有通过学业,创业,勤奋工作改变人生的希望。
只不过时移世易,谁能想到,2019年的弹幕变成一颗颗子弹,直刺2025年观众的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