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一口气看完剧后惊为天人,又尝试着去看原著小说,发现剧和小说根本完全是两个故事,深刻感受到了改编的神奇之处。我宣布赵娜将成为王倦之后我追随的第二个国产编剧,以后她参与的剧我多少也要去看一看。
从创作上来说是很好的故事,从精神内核上我很认同的所传递的价值观,初步打算写这三部分(以下涉剧透)。
01真正的爱,是自我俱全、看见彼此(已完成)
02真正的大女主,有自己热爱并做到极致的事业(大体完成,待修)
03真正的群像,每个个体都为自己的立场而战(大体完成,待修)
01真正的爱是自我俱全、看见彼此
1谭音对源仲的爱
念无双的主线是神女爱世人的大爱,姬谭音为了救世,伪装成侍女取回神手。
神女爱世人,亦有偏爱之人,缘何偏爱?起初是怜爱心疼,出于责任感的关注,发现对方是唤醒和陪伴自己度过孤独岁月的狐狸,承诺要护自己的信徒和朋友万事顺遂。她不傲慢偏听,坚持自己接触和感受,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面对资历深厚的戒律殿神君,坚持自己的公正之道,敢于论辩,勇于担责,贯彻自己的判断。
基于健全人格的爱就是这样的坦坦荡荡、公正平等。因为自身足够强大,姬谭音始终都非常自信、从容,看似地位卑微,不断为源仲付出牺牲,实际上在这段关系中处于真正的主导地位(伟大的引导型恋人!不过这种理想主义的爱只存在于虚构作品中,现实生活里毕竟我们很难像谭音这么强大,不怕受伤)。
她见他历经磨难仍不改善良,逐渐从怜惜、守护到被吸引。源仲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份善良底色和反思精神(感谢编剧赋予人物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灵魂)。他也是“好人家的儿子”,是在少年时期被家人好好爱过的人,想在梦里喝上家人做的热粥。
被囚禁的四十年里,他反思自己为保护族人所造成的杀戮(虽然反思的结果是要荡涤世间五罪,但将矛盾指向制度性问题,而不是对个人的报复);方外山,他包容作为侍女的谭音的各种奇异行为(谭音并未做过侍女,因此非常随心所欲、平等地跟他相处);楼舟上,他帮劳工念家书(虽然是为了不那么倒霉,但是否有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兖都之战,他甚至保护曾经伤害自己的百里相(虽然被背刺了)……
事实上,他根本不需要神的救赎,他有自己的道和选择。哪怕决定灭世,他也没有对丁戌等伤害他的人展开杀戮,没有旁观真心想帮他的赤乙等人不管。连最后都是在向神女忏悔,在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后并离实现灭世一步之遥时,自己选择了放弃。
就像他后来庆幸的那样,还好他没有真正做出不可挽回的事。也正因如此,才有资格为论迹不论心的神女所爱。
2源仲对谭音的爱
源仲爱谭音一言概之是被光救赎温暖的自卑阴湿小可怜,剧情呈现和塑造的过程特别好。一开始是反复的试探怀疑,想要摆脱对方,被谭音多次奋不顾身的救助后,他终于不再怀疑她的善意,但震撼之后(楼舟事件)随之而来的害怕自己的决心被动摇,于是他再次决定甩掉谭音。当然怎么可能被甩掉,所以在一次次拉扯之后彻底沦陷了,患得患失“她到底是爱我还是因为我是神手的宿主”,阴湿男鬼秒变绿茶狐狸,自卑和深情果然是男人最好的嫁妆hhhhh
从斩荒、柏麟、无心再到源仲,刘学义真的太适合这种精分角色了。上一秒咆哮“看看这世间 它仇怨不断 憎恨俱全 没有人能例外 为什么我就不行 凭什么我就要大度地原谅这一切”下一秒搞笑“你口口声声不逼我 口口声声不怀疑我 那你进我识海来 是来吹风的吗”然后丝滑衔接“吹吧 好好吹吹这窃语之风 听 风在说话 冤种你要坚强 冤种你要成神 冤种你要心无憎恨 冤种你要以德报怨”
我好久没有这么沉浸式欣赏仙侠剧里的爱情(上一次可能是仙剑3,唐嫣选本子真的没得说),爱就是要建立在对彼此真正的了解之上,我看见你,也接纳你。
白驹之境把酒谈心,九重识海深入过往,每一次谭音和源仲之间都是尽力坦诚,能够感受到他们就是在每一次交谈、了解和相处的细节中逐渐喜欢上彼此的,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剧情需要。
3韩女对谭音的爱
最开始我会觉得一开始谭音这么伟大的引导型恋人,要是她能多爱爱韩女,多关注一下姐姐的心理健康,说不定她就不会搞这么多事情了。但在写这个分析的时候我发现韩女的黑化是注定了的。 因为按照韩女的性格,她决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过去(袒露也是因为被谭音逼迫到万不得已)。
泰和劝她原谅,以德报怨,压制仇恨等负面情绪。结果韩女再次见到妹妹后受到更深的伤害,她却没有办法对比自己更强大的泰和发泄这一切,只能选择将所有的痛苦埋在内心里。因此结识谭音和龙伯后,他们是关系不错的同僚,但她绝不会袒露内心深处的痛苦,也不会给机会让谭音和龙伯看见自己。
情绪是不能够一直压制的,压抑的结果就是就像泰和韩女那样终有一天会迎来反弹入魔(好喜欢魔尊诗朗诵为入魔发声hhh)。
爱妹妹是她的本能,对谭音,她多了一层对妹妹的感情投射和关心,也因此多了一份控制欲。她从未主动打算害谭音,但不能忍受对方脱离自己的控制,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又一次的背叛。
其实韩女需要的只是来自妹妹的真诚的道歉,就像源仲前期对棠华各种甩脸子,只是在等他意识到“一定要得到谅解的道歉不是真诚的道歉”。可惜韩女没有等到,但最终她分开了谭音和妹妹是两个人。
02真正的大女主,拥有热爱的事业、多元的人物关系和完整的成长轨迹
成神后,谭音兢兢业业钻研匠造,在神界有难时打造神之左手。神魔大战后,她为了拯救苍生,游过沉浮之海,劝恶人向善,建书阁启民智。甚至是她创建了兖都这座凭空而生的城池。
可以说,整个冒险之旅,表面上看是源仲主导的解封器灵灭世,实际上是源仲逐渐发现谭音的来时路,也揭开了她的身份谜题以及当年为人族所做的一切贡献。
谭音与老师谢游的师生关系是剧里最点睛之笔的一段塑造。
年少时,谭音拜师谢游勤学匠术数十载,一朝成神;数年后,故地重游,再见恩师。两人的告别,是谢游的圆满,也让谭音更加理解了生死。
她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有学生对老师的敬重、眷恋,也有老师对于天赋卓越超越自己的学生,从幽微的嫉妒,到自我放逐与和解,再到认识到对自己真正而言的欢愉之事,朝闻道,夕死可矣。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爱情的情愫,只有对匠造的纯粹追求。另外谢游简直是眼看着自家白菜被猪拱了的老父亲,他的出现与存在都是对源仲的考察。
尤其是他说送源仲一份礼物,一掌把他打飞,嘴上说着替谭音报平湖之战的仇,最后这份力量又帮助源仲的残念苏醒,形成闭环。
我特别喜欢在14-15集关于时间和生死的讨论。只有源仲察觉到了谭音情绪不对劲,订了她爱吃的烧鹅,宽慰她——“生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仙族寿长千百年,却大多只知道修行枯坐。而蜉蝣虽朝生暮死,却亦有生老病死,知繁衍、懂生息,它们亦会有它们的爱恨情仇。所以千百年也好,朝生暮死也罢,最重要的是舒心顺意,依自己的心意而活”。
一方面,这与之前谭音对韩女说的形成呼应“那里有一杆公平称,士大夫的报国之心和升斗小民的顾家之念,仙族的百年修行和蜉蝣的一日寿元,虔诚信徒三拜九叩后走的万里路和从卧房到神坛不过半盏茶的事件,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两个人在价值观层面是相似的,这是他们互相欣赏理解,走到一起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作为神女,谭音无论在心智还是能力上都非常强大,但她也会面临与亲近之人离别的脆弱时刻,而源仲能察觉并接住她的情绪、理解她的感受、鼓励她面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可以看到,她只跟源仲聊这些,后面待千麟、傅九云更多是对弟弟、孩子(器灵)的心态。
谭音当然也懂这个道理,但毕竟面临的是与老师的分别,所以她很好奇源仲“你不怕死啊”。
源仲说“怕,只是怕也没什么用,便只有接受,因为贪心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不如忘记人生长短,就像那曲中所唱,哪怕此生,只有片刻的欢愉。牢记那欢愉,便足够了。”
“男女之爱、痴迷之物、渴求之事,看每个人对欢愉的理解了。”
“那如果得了这个欢愉呢,若某人在得了欢愉之后,便不想再活了,这不遗憾吗?”
“你的遗憾,并不一定是他的遗憾。”
编剧和导演当然可以直接拍谭音发现不对劲去找谢游谈,但却用了上述的镜头和台词,才有了这种更近一步的精神交流和相互扶持的感觉。
03真正的群像,每个个体都为自己的立场而战
随着故事发展,多层次的暗线逐渐揭露。族群设定不是空洞的身份赋权背景,而是能看出来编剧有很深刻的思考。每个个体都在为自己的立场而战。
仙族难道理所当然就应当高高在上、被侍奉吗?于是傲慢的有狐族地埋下了与人族的矛盾和隐患。
人间难道数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变化吗?于是人族点亮了科技树。以无双会为代表的激进派人族以匠造之技为傲,通过科技发明锐意进取,甚至运用聪明机智差一点就把浑身蛮力的战鬼和傲慢的懒狐狸给整垮了(如果没有主角团的话)。
打了败仗难道轻易蛰伏就能积蓄力量吗?于是战鬼族推行了非常残酷的战时生育制度。从族长和她的追随者角度来,这是必要的牺牲,是功绩。而在千麟看来,自己的母亲和无数战鬼族女性成为这一制度的牺牲品,他在摆脱了这一切的阴影后终于成为完美战鬼千麟(笑死)。
除了族群之争的处处伏笔,我也很喜欢在每个支线故事里都有串起来的美好多样的女性形象~
韩女一门心思搞事业(真的应该修无情道),哪怕最后黑化整个人物也都非常立体对谭音的感情也是非常真挚的,阿雪贪吃仗义为人通透知足常乐,芸娘聪明正义胆大心细,卷卷性格孤僻但有坚持自我也有自己独特擅长的法术。可见女编剧对女性的友善,看见和包容多种多样的女性。
尤其是芸娘偷偷撒珍珠跟踪抓走乞儿的那一段,我还嫌主角团忙着打斗没有抓紧去救芸娘,结果是她跳出来打断施法,中止被降临的谭音。她爱财但取之有道,想要找人过日子,但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哪怕鹿沉苏醒,选择不看那份记忆,也坦然地放手(ps:裴九真是太有生活了,果真流浪到最后一无所有)。看似缺憾,但其实我更喜欢鹿沉没有去找她彼此相忘于江湖过各自的精彩人生的结局。
来不及写了,假期四天都在沉浸式追剧,该出门看痘健身了!有时间再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