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觉得这应该是姐姐对妹妹的爱护,颠沛流离里中国人的守望相助,而不是妓女与学生的交换,不是贱命换贵命。

不管妓女还是处女,“浪荡”亦或纯真,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只剩家国深仇、侠肝义胆。可这里面更多的让我感觉学生们清高又懦弱,妓女们痴而怨。这两个标签化的群体和解应当来得早一些,而不是姐姐决心替妹妹赴死时才难得和气,后续的互动也都是姐姐单向而主动,更显得这群女孩们仿佛无情无义似的。

电影太注重制造这样那样的冲突,太过急切表现这样的卖点,所以才会有这样大的争议。

陈乔治的决心与勇气固然让人感动,却也因为表现得太少所以也会让人有如上“女学生的命就最高贵吗?”的疑问,如果在此之前他能有一段关于英格曼神父的独白或者与女学生的互动可能会更合理。

剧本最大的亮点是约翰这个人物非常饱满,人物逻辑动机和思想转变都很合理,贝尔永远滴神!书娟父亲虽然出场很少,但也令人印象深刻。小蚊子上车前绝望的呼喊“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算是神来之笔。

电影里太多女性受虐的桥段,女孩、女人们,片方以为观众真的很爱看吗?或许这也算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吧,或许不是。

四星权当打给那个时代铁骨铮铮的中国人了,这样汹涌的血海深仇,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