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从两层视角为我们铺开一幅清新、淡雅、美丽的乡村图景,儿子作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他第一次当乡邮员的途中,所见、所想皆一一呈现,绿意葱郁的植被与庄稼,湿润清甜的空气与流水,以及或朴素无华,或善良可怜,或美丽动人的各色人物。父亲作为第二个叙事者,带我们进入他过往的经历,他与妻子的相遇,与儿子的隔膜,与侗族姑娘凄美的爱情故事。

就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那里美若世外桃源,那里的人诚挚质朴。但是,在这幅美好单纯的画面之外,却时不时传来外界的干扰,乃至客观上导致人物的悲剧,塑造人物的性格。第一点,就是父子二人来到一处村委会,村秘书对父亲说的那番话,在农村的教师、公安都已经做了官,升了上去,唯独这位乡邮员父亲还在岗位“耗着”,既无升迁,也没有奖励。结合后面父亲的话,某位官员知道父亲所走的路那么艰辛,还对此感到惭愧。可转眼就让父亲退休了,没有任何补偿或者慰劳。可见这宁静之下,其实暗藏的是残酷的现实利益博取,而生性本分,甚至有些固执、不知变通的父亲就沦为了被遗弃者,甚至是被损害者,他的腿因为工作落下了病根,邮局出于面子或者出于同情,让他治病,却“怎么都不见好”。

相较于父亲,儿子似乎更加“懂事”,更知人情世故,官场套路。在农户家里,儿子甚至告诫父亲,不要以为自己正义就去招惹当官的,要学会圆滑,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儿子确实跟父亲不一样了,他接触了更大的世界(包括收音机里的世界),也更灵活变通(想要搭便车)。

总体而言,本片借鉴或者说传承了沈从文“边城”的叙事模式,描绘出宁静美好又脆弱朴实的田园桃源,而在这个桃源之外,却隐隐折射出一个更加庞大,也更加残酷和无情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作为实体存在的,它更像一股力量,不显身露相,却影响甚至支配了片中的人物。就像五婆那用蛇羹喂大的孙子,做了大官,却再也没回来过。在这片看似不受外界打扰的净土中,从父亲到儿子,演绎着一出出凄美哀婉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