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画面,朴实的叙事,朴实的情感。

这是一部足够真诚的电影,虽然算不上极佳,但是这样朴实且不刻意的电影,放在现在的国产院线可以说是难能一见。

...

虽然是一部泰国电影,但其实它讲的东西跟我们是几乎没啥距离的,里面的家庭是泰籍华人,移民到泰国定居的,电影里谈论的那些重儿亲女,那些年老的孤独,那些隔辈的祖孙情,那些遗产上的争执,可以说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家庭的现状,只可惜在国内看不到这样的电影。

我一直觉得选了这样的一个题材,却没有去营造刻意的戏剧冲突和做作的煽情是很可贵的,它更多的是在共情的方面着手,只要你带入进去或者说你有过类似的经历,自然而然会被其感触到。

接下来还是想谈谈电影里面提到的重儿亲女、孤巢老人、遗产争夺这几个方面。

电影里对重儿亲女的呈现其实前边就有,但后边的遗产分配将这一观点推向了顶端。

...

“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

但我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无数个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性的心声。

其实姥姥也是生活在重儿亲女的家庭中的,她没得到一分遗产,还被父母指婚了一个糟糕的丈夫,但她在最后却还是选择了把房子给了游手好闲欠了一屁股债的小儿子,而最关心她的女儿却没分到遗产。

...

其实我看的时候就在想,为啥姥姥深受重男轻女观念的毒害,却还是选择更关照儿子呢?

一来可能是因为小儿子欠了债又没个正经的工作,自己死后也没人再关照他了,所以想最后再留点什么好让他不至于过不了日子。

但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传宗接代的固执思想的侵蚀,觉得儿子怎样都是自己家的,但女儿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她还是选择了儿子而不是女儿。(影片中并没有谈及,单纯是个人看法,如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

...

可是没时间回家陪父母,为何不能接父母到自己家里住呢?

我觉得原因有俩:

一是子女“嫌弃”父母,就像影片中提到的“老人味”,这种“老人味”我觉得不只指气味,更多的是代指被子女嫌弃的原因,是嫌弃他们舍不得丢吃不了的东西嫌弃他们爱操闲心和嘴碎等等很多因素。

二是老人自己不愿意,觉得会给儿女添麻烦。

可是一个人在家的孤独要怎样慰藉啊?

一周一次的家庭聚餐,换上了最体面最好看的衣裳,却也留不住儿女多待一会。

“每次过完年剩下了一冰箱的饭菜,要我一个人怎么吃得完?”

都说要珍惜身边人,可大多时候到了要分离时才开始意识到这些。

你还记得和逝去的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吗?